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1234的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6/13 02:05:35

1234的答案
解题思路: 新经济政策分析: (1)从原因看,其出现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分析。 首先,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其次,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2)从本质特征看,新经济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策,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治、经济领导权的前提下: 第一,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解题过程:
1)革命者: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西方人士: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 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从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
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
4)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
缺点: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生产的盲目性,导致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优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