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地理 > 作业

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地形的塑造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地理作业 时间:2024/06/16 03:13:56
3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
材料二
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一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积44,000平方公里(39,000平方公里属于越南)。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和鱼米之乡,也是越南最富庶的地方。(2)试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湄公河三角洲的形成。(6分) 我的疑惑:请为我归纳 “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地形的塑造” 的题型的答法,不单单是这一道题。
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地形的塑造
解题思路: 主要就是从水循环中的陆地降水、地表径流来考查河流侵蚀或堆积地貌的成因。可结合上题答案分析。
解题过程:
同学你好:
【答案】水循环可以通过径流等环节完成物质的转移和能量的交换,并塑造地表形态(2分);湄公河属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1分);流经北部高原和山区时,不断释放能量,将侵蚀(1分)下来的大量泥沙,搬运(1分)至河口地区,堆积(1分)形成湄公河三角洲(水循环通过地表径流以搬运方式完成了物质的迁移,以侵蚀和堆积方式塑造了河流地貌)。-----(共6分)
【解析】主要就是从水循环中的陆地降水、地表径流来考查河流侵蚀或堆积地貌的成因。可结合上题答案分析。

很高兴为你解答,如有疑问请留言,谢谢!
\(^o^)/ 祝学习进步(*^__^*)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