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自然选择的实质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06/23 23:46:24
自然选择的实质
自然选择的实质
繁殖过剩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的基本条件.达尔文的理论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且都有依照几何比率增长的倾向.达尔文指出,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但是如果每一头雌象一生(30~90岁)产仔6头,每头活到100岁,而且都能够进行繁殖的话,那么到750年以后,一对象的后代就可达到1 900万头.因此,按照理论上的计算,就是繁殖不是很快的动、植物,也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地球.如果没有过度繁殖,自然选择就不会进行.任何生物都不可能无限增加个体.
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但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达尔文认为,这主要是繁殖过度引起的生存斗争的缘故.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但在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能够获胜并生存下去呢?达尔文用遗传和变异来进行解释.
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特征,生物有了这个特征,物种才能稳定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每一代都存在变异,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这与拉马克所说的变异不同.拉马克认为变异是按需要向一定的方向发生的.当时的达尔文还不能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他只能一般的讨论变异.但是,他实际上讨论的是遗传性状发生的变异,是可遗传的.这样的变异一代代积累下去就会导致生物的更大改变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