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南蛮、西戎、北狄、东夷,是春秋时的形势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1 08:19:32
南蛮、西戎、北狄、东夷,是春秋时的形势吗?
南蛮、西戎、北狄、东夷,是春秋时的形势吗?
先秦的东夷,即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及泰山以东以南的东夷各部落与方国,到战国晚叶都已经华化,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秦汉以后的东夷,主要是指先秦的东北夷,又将倭人列于其中,是泛指东方的民族和国家.
  文献记载中,蛮常指南方民族,如三苗、楚、濮、群蛮、巴等,但不专指南方,南蛮的总称,大概出现于战国.《孟子·滕文公上》称楚人许行为“南蛮鴃舌之人”,是说南蛮讲话如鴃鸟(八哥)那样舌头不好使;南蛮是对今伏牛山脉以南汉水流域、淮河中上游、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至云贵高原各个民族的统称,其中族系复杂:长江中游有三苗、楚、群蛮;长江下游及珠江流域有百越、长江中上游有濮与巴蜀;云贵高原西南夷的先民大概也不止一个族系.
  至于“西戎”,在西周到战国,主要是指氏羌系各部落,秦汉以后,整个中国古代,狭义即指氐羌诸部,广义则包括中国西部各民族.
  狄的本义,王国维先生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断定,是由“远”与“剔除”的含义,“后乃引申之为驱除之于远方之义”.此外,狄还有强悍有力,行动疾快等含义.《尔雅·释兽》说:“麋、绝有力,狄”,邢昺《疏》:“绝异壮大有力者,狄.”《礼记·乐记》说:“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郑玄《注》:“狄、涤,往来疾貌也.”春秋初,在秦、晋、郑、卫、邢等国以北,即今陕北及山西、河北两省的中部与北部,有许多强悍有力的部落,是对中原诸夏的威胁,但当时仍与西戎及伊洛地区之戎统一称为戎,只在方位上称为北戎.至春秋中叶,出现了称上述地区各部落为狄的记载,因其在北,称为北狄.在狄的族称出现以后差不多100年间,又出现了赤狄、白狄、长狄等许多称号.
再问: 南蛮中的楚是一个诸侯国吗?有点不熟悉。。
再答: 是呀
再问: 那为什么楚叫南蛮呢? 我好想觉得南蛮是和匈奴这些少数名族等同的,而楚是一个诸侯国呀。。 不好意思。。。我的脑袋有点混乱,求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