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谏成帝营陵寝疏》的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5 20:05:27
《谏成帝营陵寝疏》的翻译
《谏成帝营陵寝疏》的翻译
我听说贤圣的君主,广泛观察结局和开始,透彻地了解事理,而做到是非分明.孝文皇帝站在霸陵上,回头对君臣说:“啊呀!用北山石做椁,哪里能动摇它!”张释之进言道:“如果里面有值得的东西,即使坚固如南山仍然有缝可钻;如果里面没有值得要的,即使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忧伤的?”死是没有终极的,但国家有兴亡,所以释之的话,是为无穷的后事打算.孝文感悟,便薄葬,不建山坟.
《易》说:“古代下葬,用薪覆盖,藏在原野中,不做坟,不种树.后世圣人变为用棺椁.”制作棺椁,从黄帝开始.黄帝葬在桥山,尧葬在济阴,坟冢都很小,葬品微薄.文、武、周公葬在毕,秦穆公葬在雍橐泉宫祈年馆下,都没有坟冢.这是圣帝明王贤君智士深思远虑传之无穷的打算.到了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多年后,越人挖开了他的墓.秦始皇帝葬在骊山山曲,下面铸塞三泉,上面加建山坟,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多,水银做成江海,黄金做成凫雁.天下深受其劳役之苦而造反,骊山的建造未完,周章的百万军队已到下面了.项籍烧了他的宫室建筑,到那儿的人都去挖掘.以后牧童丢了羊,羊进入藏室,牧童举火照明找羊,失火烧了葬椁.从古到今,丧葬没有比始皇更盛大的,几年之间,外遭项籍之灾,内受牧竖之祸,不是很可悲吗!所以德行越笃厚的人埋葬越微薄,智慧越深的人埋葬越简约.没德智的,葬得越厚,坟冢越高,宫庙越华丽,被挖掘得越快.由此看来,明暗的征验,丧葬的吉凶,昭然可见.
陛下即位,亲身从事节俭,开始建造第一个陵,形制约小,天下没人不称赞贤明.到迁徙昌陵,把低处填高,堆积土成山,打开百姓的坟墓,总共数以万计,修建城邑,时间紧迫,耗资一亿零几百.死者怀恨于地下,活人在地上忧愁,怨气感发了阴阳,又加上饥馑,死去和流亡的人有几十万,我十分悲伤.陛下非常仁慈笃厚,聪明通达盖世,应弘扬汉家美德,发扬刘氏善行,光大五帝三王,但却和暴秦乱世的君主竞争奢侈,攀比坟墓,违背贤智都的意愿,失去万世的安宁,我私下替陛下羞愧.孝文皇帝削坟薄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效仿;秦始皇增山厚葬,因奢侈产生忧患,足以为戒.原陵的规模,应听从公卿大臣的意见,来安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