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正确的使用词语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7 02:00:58
考试中经常考到词语的使用,101在8月3日的一个课件中讲过,但我还有一些不懂,例如,侦查,侦察;检查,检察;流传,留传。您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给我造个句子。 我知道您的经验很丰富,能不能多给我讲一下如何正确的使用词语,多给我总结一下并帮我辨析一下谢 谢 啦
正确的使用词语
解题思路:
解题过程:
二、 复习建议
  1、多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等有关工具书,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 这是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 平时要注意积累。
  2、解答此类题的方法和技巧
  ⑴.把握语境含义。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主要是看其适合语境与否。选择恰当词语,要先把握语境含义及特点是十分必要的。如:
  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止、截至)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计划的90%。
  从语境看,是整个事件的中间暂停,将来还要继续进行。因而用“截至”就比较恰当。因为“截止”是指到某时间停止,不实发展;“截至”是指截止到某时间、事件仍会发展。
  ⑵.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选其符合语境义者。注意辨别同义词或近义词在意义、色彩、运用这几方面的细微差别。
  如: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化装、化妆)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语境意义是明显的,是指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阔太太。“化装”与“化妆”,相异语素是“装”与“妆”。都有修饰、打扮意义,但“装”有服装义,“化装”就是改变自己的服饰而装扮成某种身份的人,“妆”是打扮义,使自己容颜美丽。因而应选“化装”。
  ⑶.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再判断该选何词。有些近义词没有相同或相异的语素,无法通过语素比较进行鉴别。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功用又辨析不清,那就把所辨析的词语放入日常习惯用语中,由此而区分出其异同,如:
  他(迟疑,犹豫)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迟疑”“犹豫”都有“一下不能判定”义。迟疑不决、犹豫不决,这些词语都正确。只有放到日常习惯语境去体味其差异,才能判定应选哪一个。“我请他帮助,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跟我走了。”“我请他帮忙,他犹豫了一下,同意了。”“迟疑”常指行动而言,“犹豫”常指态度而言,因而据语境应选“犹豫”。
 三、考题例析
  (2002年高考北京卷)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________之一。考古发现________,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__________。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  表明  共存    B.发祥地  证明  并存
  C.发源地  证明  并存    D.发祥地  表明  共存
  答案:B
  分析:句中,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的地方,应该是“发祥地”,因为“发源”指河流开始流出,起源:而“发祥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的起源的地方。第二组词语的选择则取决于句中讲考古发现、证实一个事实,要用“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而“表明”的意思是“表示清楚”,在此句中不适用。“并存”较“共存”更突出两件事同时进行或同等对待。
  (2001年高考全国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位发言人_____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 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 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答案:D
  分析:
  ①句中,发言人是代表国家对美方军用侦察机撞毁我方战机的事件进行表态,事关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所以要用表“严肃认真”意思的“郑重”;而“庄重”常用来形容个人言语或举止不随意、不轻浮,如“态度庄重”“神情庄重”等。用“庄重”来形容外交发言人的谈话显然就不合适了。排除了“庄重”,A、C两项就可以被排除了。
  ②句中是说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的实地练习,句中有“民警与保安”“迅速出击”等信息,就决定了这里只能用“演练”;而“演示”意指利用实验或实物、图表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来,使人有所认识或理解。显然与句意不合。这样,B项又可以被排除了。
  ③句是说日本政府批准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使“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这一后果,所以应该用“导致”;而“引导”指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用在这里显然不如“导致”更准确。
  本题所选用的语料,①③句都是国际政治方面的,②句涉及学校安全问题,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又能显示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选的三个词语也很常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