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狱中咏蝉》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4 04:01:02
800字左右,谢谢老师
《狱中咏蝉》赏析
解题思路: 同学:没有《狱中咏鹅》呀,是《狱中咏蝉》吧。如有不同意见,请通过下面的“继续讨论”给我留言,老师收到后会为你及时做出满意的答复的。谢谢!
解题过程:
赏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任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书议论政事,触忤皇后武则天,遭诬下狱。在狱所墙垣外,有几株苍老的古槐,夕阳照着扶疏而低垂的枝叶,树上有蝉鸣叫,鸣声“哀弱羽之飘零”,清幽凄切。诗人闻蝉鸣而触景伤怀,写下了这首诗。
 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人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爱之忱
  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自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在这样的情况下,有那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卿须怜我我怜卿」,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名为咏蝉,实则是写诗人的悲惨处境。诗中设喻恰当,用典自然,语多双关,字字咏蝉,也句句自表,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佳作。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