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阅读《读永恒的书》,回答5个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4 14:44:10
阅读《读永恒的书》,回答5个问题
古今中外,书籍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把一切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余人却是不必读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就精神生活而言,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对于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不同的人就此开出的书单一定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有眼光,就必定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好书被共同选中。例如,他们决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
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每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决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出了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说的:“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札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貌。列车上,地铁里,我常常看见人们捧着形形色色的小报,似乎读得津津有味,心中不免为他们惋惜。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也读不完,岂能把生命浪费在读这种无聊的东西上。我不是故作清高,其实我自己也曾拿这类流行报刊来消遣,但结果总是后悔不已。读了一大堆之后,只觉得头脑里乱糟糟又空洞洞,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歌德做过一个试验,半年不读报纸,结果他发现,与以前天天读报相比,没有任何损失。所谓新闻,大多是过眼烟云的人闹的一点儿过眼烟云的事罢了,为之浪费只有一次的生命确实是不值得的。
1.在文中,“永恒的书”有哪些方面的含义?
2.就读书而言,你如何理解“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
3.结合全文看,就读书这个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按作者的主张,一个人怎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来阅读?
5.文章认为《论语》《史记》《红楼梦》属于永恒的书,请你以其中一例来说明。
阅读《读永恒的书》,回答5个问题
14.在文中,(1)“永恒的书”有哪些方面的含义? (2)就读书而言,你如何理解“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 (4分)
答: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全文看,(1)就读书这个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按作者的主张,一个人怎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来阅读? (4分)
答: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认为《论语》、《史记》、《红楼梦》属于永恒的书,请你以其中一例来说明。也可列举语文课本中其他名著一例来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4 (1)①它是千百年流传的不朽之作:②它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
些永恒内涵。(2)从一个人的读物中(阅读兴趣)可以判断他的
精神品级(是什么人)。也可答“读不同品位的书籍的人有着不同的
内心世界”。(答出前一小题中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答出后一
小题可得2分,若以“一个……内心世界”这一长句为答案的只给
1分。)
15. 4 (1)读书要读永恒的书(2)要有非最好的书不读的信念,在阅读过
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每答对一小题得2分:前—小题若
答“要读必读的书”或“要读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可以给1分,
后一小题若仅答出两方面中的一方面则只能得1分)
16 4+1 本题是开放性的,但答题要扣住“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内容”
这一要点,按其答题的实际分为优、良、一般、较差四个等级,
别评4、3、2、1—0分;答得深刻或有个性的可额外加1分)
例:《论语》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历史,至今是世界优秀文化中的精
品,其中许多关于治学、修身、治国的学说在现代社会仍在发挥巨
大作用。(该答题可评4分;若再结合到个人可额外加1分)
注意:①以上主观性试题考生答题大意对即可,不必强求与参考答
案一模一样。②无论如何加分,第二大题得分不能超过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