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关于初二上册五单元文言文的一些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1 18:01:08
老师,您好!下面是关于初二上册五单元文言文的一些问题,请您解答,谢谢!
1.诣太守,说如此。找出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写出其古义和今义。
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问所从来。
B.后遂无问津者。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无案牍之劳形。
E.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F.晋陶渊明独爱菊。
G.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桃花源记渔人的行踪是?(只有三个空)
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A.无案牍之劳形(加点字:形)
B.惟吾德馨(加点字:馨)
C.谈笑有鸿儒(加点字:鸿)
D.无丝竹之乱耳(加点字:丝竹)
E.宜乎众矣(加点字:宜)
5.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我们学过唐代()(人名)()(书名)。写出陋室铭这篇文章押韵的韵脚(至少8个)
6.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也可以()
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是由望岳而产生的()的意愿
10.望月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遥望将来的()。
关于初二上册五单元文言文的一些问题
解题思路: 课文理解
解题过程:
1. 诣太守,说如此。找出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写出其古义和今义。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问/所从来。 B.后/遂无问津者。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无/案牍/之劳形。 E.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F.晋/陶渊明/独爱/菊。 G.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桃花源记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林——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只有三个空) 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A.无案牍之劳形(加点字:形-形,形体、身体。) B.惟吾德馨(加点字: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C.谈笑有鸿儒(加点字:鸿——大。) D.无丝竹之乱耳(加点字:丝竹——琴、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E.宜乎众矣(加点字:宜——应该、应当。) 5.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我们学过唐代(刘禹锡)(人名)(《陋室铭》)(书名)。写出陋室铭这篇文章押韵的韵脚(至少8个) 6.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 发表议论 ), 也可以( 记事 )。 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德才兼备的人(如自己。)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因牡丹花色艳丽,所以用以指代富贵的人,作者借牡丹讽刺如今大多数人都追求名利跟风拜俗,也以此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是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10.望月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遥望将来的()。自远而近;从朝至暮 ;并由望岳遥想将来的登岳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