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问答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06/04 11:45:28
动物为什么能预知地震? 节肢动物分为那几种?都有那些特征?
问答题,
解题思路: 节肢动物
解题过程:
同学你好:
地震的发生是由于板块的运动,而在强烈运动(地震)之前,总会有轻微的活跃表现,但不会很强烈。由于这种活动,就会产生一系列频率的次声波(<20hz),由于人耳所能接受声波的频率的限制,我们无法听到那个声音。但是,动物的接受频率和人耳不同,耳柱骨的构造使得他们能听到那些声音,于是他们就能预先知道了……
还有,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人类落后的地方,或是人类退化所致。相反,这恰恰是人类能快速进化准确反应的前提,是进化的结果。试想,如果我们随时都能接受到各种类型的次声波,那就不仅仅是地震了,各种声音对我们都会产生干扰,而这些都是无意义的白噪声,却带来了大量无用的信息需要大脑去处理,这对人类的行为与判断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我们的身体选择了这样的接受频率是有其进化意义的.


现生的节肢动物,除已灭绝的三叶动物亚门外,传统上根据有无触角而分成2个亚门。无触角的叫有螯动物亚门,因第1对口后附肢是取食用的螯肢而得名,包括鲎、蝎、蜘蛛、蜱螨等;有触角的叫有颚动物亚门,其第1对口后附肢是大颚,包括昆虫纲、甲壳动物,蜈蚣和马陆等。但现在大多数动物学家认为有颚动物亚门是人为的组合,所包括的类群之间并无亲缘关系。因此,节肢动物门应该分成4个亚门:已灭绝的三叶动物亚门、现存的螯肢动物亚门、甲壳动物亚门和单枝动物亚门。三叶动物亚门表现出最原始的特征,均生活在海洋中。除触角外,其余各体节均有双枝型附肢。螯肢动物亚门的肢口纲和蛛形纲头部的附肢。书鳃和书肺为同源,说明两纲比较接近。甲壳动物亚门过去作为一个纲即甲壳纲,因有大颚而被认为可能与多足纲、昆虫纲同源,但甲壳动物具2对触角且有其他各门所没有的无节幼体期,应为单独起源。单枝动物亚门与上述起源于海洋的亚门不同,似乎由陆地上演化而来,有触角和大颚,附肢基本上为单枝型,因而得名。

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的一类动物。身体包被坚实的外骨骼,可防止水分大量蒸发;有灵活的附肢、伸屈自如的体节及发达的肌肉,以增强运动;具备气管等空气呼吸器,能高效地进行陆地呼吸;有灵敏的感觉器官和发达的神经系统;产生了新的排泄器官——马氏管,排泄物是相对不溶于水的尿酸。这些特点保证了许多节肢动物成为真正的陆栖动物。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门,约有110—120万现存种,占动物界总数的4/5。可分成6个纲:(1)有爪纲(如栉蚕等),(2)肢口纲(如鲎等),(3)蛛形纲(如各种蜘蛛),(4)甲壳纲(如各种虾、蟹),(5)多足纲(如蜈蚣等),(6)昆虫纲(如蚊、蝇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有疑问,可随时提出,我会尽力解答,希望与你成为朋友,祝你学习进步。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