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新闻是什么 新闻的"六位侍者"学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2 17:46:38
新闻是什么 新闻的"六位侍者"学案
新闻是什么 新闻的
新闻是什么?(第一部分)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六要素以及新闻的结构.
2、了解新闻的采写过程以及构成新闻价值的诸多要素.
3、初步了解客观报道的相对性,培养学生客观评判并分析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的能力.
4、了解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在报道新闻方面的不同特点,学会选择不同的策略来阅读不同媒介的新闻.
【教学重点】
新闻的要素、特点和构成.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工具】
自制PPT课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新闻的“六位侍者”
新闻的定义:经过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信息.
【定义的四层含义】
1、要通过大众传媒报道
2、是新近发生的事
3、是真正发生过的事
4、本来的“原料”是信息
【新闻的要素】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新闻的“六位侍者”: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H”,即: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何、结果如何,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通过对这六要素的把握,我们面对一篇新闻,可以很迅速地把握其主要内容.这对于每天接触大量信息的现代人,快速筛选有用信息,提高阅读效率,无疑是有帮助的.
【典型实例】
经过多年艰苦训练,中国运动员刘翔终于在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被媒体称为“亚洲飞人”.
找出下面新闻的导语:
新华网7月25日电,记者从青海省有关部门获悉,7月24日17时40分许,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一在建清真寺发生垮塌事故,截至25日记者发稿时,有8人死亡,3人重伤,20人轻伤.
事故发生后,青海省应急救援总队和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有关部门已经连夜展开救治和善后工作.
塔尔镇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城东北方向约8公里,是个回族聚居区,约有回族群众1、8万多人.
什么是导语?
新闻的开头称做导语;它是新闻最精炼、最重要的部分,是新闻的核心.
【导语】
第一代导语(晒衣绳式导语)
特点:把六要素顺次“串起来”.
弊端:内容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
第二代导语
特点:不必把六要素全都顺次写进导语,只要挑选一两个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或内容最重要的就可以(例1),还可以用一些方式强调某些要素(例2).
【导语的表述原则】
1、新闻的导语: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有何意义.
2、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有特殊要求除外).
3、主语(陈述对象)必须存在且要准确.
4、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
5、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运用原文中负载重要信息的原词,必要时,可将若干词概括抽象为一个新词语,“菠菜、韭菜、黄瓜”可用“蔬菜”来概括,“跳高、跑步、打球”可用“体育活动”来概括.
6、必须严格控制字数,连同标点符号,不得超过规定字数.
下面是一则消息,为这则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30个字.
今年3月,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挑战者号”型时空穿梭机.时空穿梭机又名娱乐仿真模拟器,是仿真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三维立体图像、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和高度仿真运动,使人惊心动魄,会产生超越时空的感觉.这台时空穿梭机开始营业以来,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五一节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在近两年来许多公园经济效益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明湖公园这台时空穿梭机所带来的如此大的收益,使全园职工倍受鼓舞.据说,娱乐仿真模拟器已经成了国外许多公园、游乐园的换代的标志性设备,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海洋公园,仿真模拟器都是当地的“盈利明星”.
答案:(南海市)明湖公园利用筹资购置娱乐模拟仿真器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探究练习】
师生共同完成“思考与探究”的一、二题.
一、阅读正面两则新闻,说说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设计这道题目,意在引导学生比较新闻的不同结构方式.
《鲍威尔宣布辞职》一文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文章一上来就点明了最重要的信息--“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已于12日向布什总统递交了辞呈”,突出了新闻六要素中的“何事”(What)这个要素.《刘胡兰慷慨就义》一文则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是一种把六要素顺次串起来的结构方式.
二、下面是一篇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写成的新闻稿,从尾部删起,看看如果逐段去掉后面的段落,是否影响文章的整体结构.
设计这道题目,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倒金字塔”结构组织材料的方式.
“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最重要、最新鲜的信息放在开头,后边的材料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依次排列,因此如果从尾部删起,逐段去掉后边的段落,并不会影响新闻主要事实的传达.从这篇文章看,最后一段叙述的是新闻的背景,属于辅助性的材料,倒数第二段则是对事件的具体展开,分别删去,不影响事实的传达.我们在报纸上常常看到的“一句话新闻”实际上就是这种没有具体展开,不加新闻背景的报道形式.
二、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新闻的特点)
什么样的事件能够成为新闻呢?关键是这个事件本身具有报道的价值.教材用一个简单的实例说明了新闻价值的组成要素,它可能包括重要性、时效性、新鲜感、接近性、异常性、宣传价值、显著性等.一篇新闻不见得包含所有的这些要素,不同类型的媒体、不同的版面和栏目,要求突出不同的要素.(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新闻价值的诸要素在其中的表现,并讨论为何突出某种要素,而忽略别的要素.)
在这些要素之中,时效性对新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教材对时效性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在现代社会,媒体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1、真实性
“合理的想象”(虽然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准则,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倾向性,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客观记录,它是新闻工作者的倾向性与事实表现的倾向性的某种一致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失实是新闻的悲哀
造假是新闻的叛徒
写假新闻的人是历史的罪人
2、时效性
3、重要性
4、其他(新鲜感、接近性、异常性、显著性)
三、新闻是事实吗?
这一部分讲述的是新闻“真实”的相对性.真实性首先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准则,反映的是新闻工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诚实负责的职业道德.但是,纯粹的真实、客观是不存在的,真实性就像围绕着客观事实这条横轴上下波动的抛物线一样,只能无限接近于事实的真相,却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真实记录.新闻的真实性要受到新闻工作者生活经历、文化程度、习俗观念等的影响,要受到国家、媒体意志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我们往往看到,虽然不同媒体都标榜客观、公正、真实,但对同一事件,不同媒体的报道也有差别,甚至大相径庭.
【附:本部分的教学思路】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解读传媒信息背后的意义,了解传媒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从而鼓励他们做“主动的受众”,而不让媒体牵着鼻子走,也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地评判、接收并分析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的能力.这一部分教学,可以选择国内外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作品(比如对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报道),提供给学生,引导他们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新闻真实的相对性,同时讨论影响新闻真实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