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作文 希望老师给一篇范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0 10:11:46
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以此为话题。写作文,文体不限,(希望老师给一篇范文)
作文 希望老师给一篇范文
解题思路: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什么值得佩服呢?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勇敢,二是敢于探索。这二者也是分不开的。“敢为天下先”应成为每一位献身科学和真理的人的座右铭。探索就是打破传统,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没有勇敢精神是不行的。探索有时还意味着危险。如一些探险家,他们就是面临着危险而挺身前行的。探索有时也代表要变革,必然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没有无所畏惧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可以用故事新编的形式,采自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形象地记述出来,也可采自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当然还可以寓言、小说、戏剧等形式表现话题。
解题过程:
探索与勇敢
鲁迅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人类在前进,社会在发展。这一切都因为人类在不断地探索创新,总结过去开创未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伟大的,他们是伟大的探索者,引领我们走向光明。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富兰克林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探索者。为了研究雷电,富兰克林带着风筝来到野外,将风筝放上天空。当大雨倾盆、闪电雷鸣时,富兰克林掏出一把铜钥匙系在风筝线的末端。突然,一道闪电掠过,一段风筝线松散的纤维向四周直立起来,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支撑着。富兰克林觉得手中有麻木感觉,他把手靠近钥匙,顷刻之间钥匙上射出一串串火花。这样,富兰克林冒着生命的危险,揭开了雷电的秘密,证实了闪电和地上的电火花或摩擦产生的电的统一性。这一著名的“风筝实验”当时震动了全世界。富兰克林的成功使避雷针得以出现,造福了全人类。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伟大的探索者。正因为有了富兰克林这样的探索者,世界才得以前进。
雨果曾经说过:“打破一切,寻求一切,这就是真理和生活。”探索者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在打破常规寻求真理的时候,拿出了常人没有的勇气和决心。18世纪,牛顿的“微粒说”在光学界占据着统治的地位。1801年,青年物理学家托巴斯•杨根据光的衍射、干涉等客观事实,与声的想象相类比,提出了“波动说”向物理学上的巨人挑战。他的学说被世人评价为“荒唐”和“不合逻辑”。杨被压制了二十年之久,却始终不气馁。他说:“虽然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万无一失的。我遗憾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这是怎样一位伟大的探索者!他说出这番话需要多大的勇气,他在向世人挑战在向真理前进。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成功了,他的学说是正确的。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和坚持,我们的世界又前进了一步。对这样的探索者,难道我们不应该歌颂他们吗?
探索是对新事物的追求;探索是开创未来的武器;探索是不怕失败,敢于再辟蹊径的决心;探索是敢于“吃螃蟹”的勇气。做一个探索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伟大的人生目标,更是取得成功的法宝!
探索与勇敢
人放在一个四四方方的圈子里,便成了“囚”。
木放在一个四四方方的圈子里,便成了“困”。
  由此,任何生物都是不该被圈定在一个范围内的。于是又发现这句话本身也是个大的框框,所以这结论也是不一定对的。
  其实,我们早已习惯了圈在某一范围内按照从父母、老师、朋友,甚至不知何人那里学来的“准则”生存着。这样我们才有了安全感,才不至于万事不知所措。这些套路,这些习惯,这些规矩,让我们成人成事。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妨碍了某些人成名人成大事。
  但名人不是谁都能当的,大事不是谁都能做的。于是我们大多数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我们的大圈子里快乐地、循规蹈矩地生活着。我们按照代代传下来的套路简单过活。这没什么不好,真的没什么不好。简单自有简单的幸福。当某一人不满足于现状时,他跳了出去,在圈外找寻不同的、梦想的东西。成功了,即成名人立大事,被我们这大圈子里的众人瞻仰着、追逐着。否则,就头破血流地回到我们的圈子里,要么乖乖地溶入,要么养好伤,哪天又为了一个新的梦想再次跳出去。再要么,死路一条……于是,在这跳来跳去,追去追来的过程中,少数跳出圈外并且成功的人,带着我们,一步步在历史的大道上向前挺进。其实,那些跳出去的人也有同样的一条规矩:决不照现在的规矩办事。
  跳出去是坚决不可缺少的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该死命冲出去的,把本来好好的圈子扯得七零八落,那我们又会因丢了规矩而不知谁跟谁走,也许会跟错人走许多弯路。该呆在地上的就该呆在地上,别到了海里才发现自己是只旱鸭,到了天上才发现自己是只驼鸟,成名不得反倒小命难保,何苦为之?
  但现在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扯破这个圈,很多声音都在鼓动我们,诱惑我们。跳出来吧,打破常规,去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我们看到了许多破规成功的例子:远的克隆羊、转基因猴,近的新时代朱自清——韩寒,于是我们在不断破除圈子对我们的束缚时,我们也在那自认为自由的规则重新将自己围在圈内。
  至此,我只想说,找准自己的位置,硬是逼旱鸭子下水和强制苍鹰在笼,都不合理——这是规矩。
探索与勇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一个不甘心在命运的大海上随波逐流的人,总是在苦苦地探求。然而,什么样的探索才算是有意义的呢?怎样才能找到一条通向光明的路呢?那就看看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吧!
  有不满,更要有远大的理想,探求方能有真正的动力。年轻的鲁迅面对充满丑恶的社会,深感不满;对于统治阶级的腐败,他痛恨;对于国民的痛苦和麻木,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正是在拯救人民于水火之间的远大理想的支持下,他才踏上了漫长的探索之路。
  所谓探索,就是不断地摸索,直至找出一条真正的路。然而在这之前,人们却经常痛苦地徘徊歧路。这时,便需要以极大的勇气,对自己说:“你走错了!”鲁迅在他的青年时期,满心以为学医可以拯救民众,于是他发愤苦读。然而四肢健壮的人若没有灵魂,仍曾郁闷,也曾彷徨,仍甘当亡国奴,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做起文学来,并投身革命斗争实践。始终未改信念,一有机会,他便像火山一样爆发了,炽烈的岩浆势不可挡地去摧毁一切障碍。鲁迅在参加杨杏佛追悼会时,连门钥匙都不带——他准备走出去就不再回来了。这是何等的胆略和勇气!所以,探求必须经得起考验,没有毅力的探求大抵是要夭折的。
  中国的青年在探索,我也在探求,我也不满现状,也有自己的理想。听到外国人因我们技术差而捉弄中国人的消息,我愤恨;看到排球健儿为祖国争光的场景,我也和大家一起欢呼。我也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但是,当我看到某些歪风邪气时,便只剩下愤恨。人心为何如此浅薄?为什么有如此卑劣的勾当?现在,我慢慢懂得愤恨无济于事,只有奋斗,与一切不正确的势力、习惯抗争,才是有用的。为了中华之崛起,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埋怨的时间用到“干”上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理想而奋斗。
  我将前行,用思想和努力做前导,去探索人生之路,也就是振兴中华的路。  
  简评:本文写“探求”这一问题,是鲁迅探求精神的实质,文章论述的重点是鲁迅的精神,不仅论述了为什么探求,还论述了怎样探求,并联系了自己,内容较深刻。

佳作示范 探索与勇敢
  我们每个人对知识掌握得越多,对未知世界的接触也越多,对知识的渴求就越强烈。这就好像圆内是我们掌握了的知识,而圆外的部分则是我们未知部分。我们的知识掌握得越多,圆就越大,与外界的未知部分的圆内部分的接触也就越多。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而知识的本身是无限的。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未知世界,我们的知识圆圈才能不断扩大,才能认识到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必须继续探索。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在首次发现放射性现象之后,对这些在当时的科学界还是个未知数的放射性物质不断的探索研究,反复的试验,终于发现了钋、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但是,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是否有害,如何加以利用等问题也随之提了出来,这就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
  哥白尼首次提出“日心说”之后,人们对“宇宙”这一个概念的认识扩大到了太阳系,随之又带来我们对太阳系的探索。于是我们发现了九大行星及其运行轨道,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太阳系外边又是什么?”于是人们又发现了银河系,接下来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像银河系一样的河外星系。那么在其他星系是否有像我们一样的智慧生物?我们正在探索。
  人类对科学领域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每当我们有了重大发现,随之带来的是新的研究课题,是更高的挑战。
  人类探索真理的历史告诉我们,满足是进步的敌人,自大是无知的表现,科学上的探索永远没有止境。而且,人类知识越发展,我们就发现自己的未知领域越广阔。
  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年学子,才刚刚涉入知识之海的浅滩,前面是无限的深海。如果,我们以为大海仅仅是脚下的浅滩,我们就永远不能领略大海的风光;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大海之边,我们永远不会认识大海的奥秘。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在不断地探索未知世界,人类的历史也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创造出来。今天,人类对世界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而所有这些只是人类用几百万年画出的一个知识圆圈中的一部分。圆外的未知世界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就让我们不断努力学习,去摸索无限的未知世界吧!
  简评:本文从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入手,论述了知识是无限的,对知识的追求应该是没有止境的道理。文中以人类科学史中的几个例子作为论据,论述比较充分。
很高兴为你解答,如果仍有疑问,欢迎和老师再次交流,祝你学习进步!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