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新闻评论及其写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3 17:44:26
老师您好,我想写一篇关于09年2月的新闻评论,大约600至800字,但不知道怎么写,请老师提供一些素材并附上这些素材的范文,谢谢!
新闻评论及其写法
解题思路:
解题过程:
范文: “春晚”不要怕竞争
每年离“春晚”还有几个月时间,“春晚”之风就开始吹起来。越是临近春节,风就越刮越大,所传递的信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无非是增加神秘感,增加民人的期待,吊足民人的胃口,让民人眼巴巴盼着春节,大饱眼福。这样的把戏几乎是年年都要玩儿的。
“春晚”的导演人等,也算挖空心思,花了功夫,百姓却是越来越不领情,收视率下降就是证明。媒体透露,“春晚”总的收视率只有40%左右。以长江划线,南中国的收视率基本不超过20%,最低收视率的海南只有 1.3%。
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诉人们,“春晚”是非改革不可了!
首先,央视要打破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旧有观念。不要以为还是改革开放初期,民众因为文化娱乐生活的极度饥饿,把观看“春晚”当个宝,从而把观众就一直定格在那个时期,就一直喜欢“春晚”;不要以为对“春晚”投进了大把钞票,“春晚”节目就越是精美。天生丽质才是真美,不要以为浓妆艳抹就能把东施变成西施;不要总以为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娱乐圈头面人物就一定能赢得观众;不要因为“春晚”具有天生的霸主地位,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就以为观众就非看这台“春晚”不可;不要以为一味搞笑,能把观众逗得笑起来,观众就喜欢;不要因循守旧,陷入一成不变的老风格、老格调、老套路、老格式、老模式,老脸色,而不能自拔......
其次,要有创新意识,要培养新人,要在形式上创新,尤其是内容上的创新。要更加贴近民众生活、社会现实、民众关注的问题。要明白,不切入生活而一味搞笑,特别是庸俗无聊的搞笑,用怪模怪样、怪腔怪调去搞笑,是会很惹人乏味的,即使笑了也是浅薄之笑。
再次,不要害怕竞争,要自觉打破央视“春晚”的垄断性。老人家有句良言,应该没有过时,那就是“百花齐放”。只有央视一家之“春晚”,再好的“花”,再怎么样自卖自夸,因为没有比较,也是算不得好花的。即使有可取之处,也是“孤芳自赏”。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满园。百姓在百花园,才能领受到大好春光。要有“以民为本”的理念,多一点谦逊,大可不必以独家才有的“春晚”而拿大。
最后,应该改革某些语言项目的语言僵化现象。最突出的是,大凡小品类节目,必以东北方言表演。这大概也是北方收视率高的因素之一吧。东北方言,或许北方听起来好笑,可南方人,尤其是广东、海南、福建一带民人,普通话听起来也比较吃力,东北方言就更不要说了。没听懂什么意思,当然就不感到好笑,也就无味,也就笑不起来,那还谈得上什么乐趣呢?干脆不听罢了。再说,难道只有东北话才能引人入“笑”?难道我们的普通话就缺乏表现力?就只能读“严正声明”而不能表现幽默喜剧?
“吃一堑,长一智“,还能把自己的路走好;吃一堑,依旧躺在“堑”沟里自鸣得意,就没出息了。(1090字)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