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七年级(下)的几个阅读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4 12:19:49
七年级(下)的几个阅读题
冰心《笑》一文中:
1.作者在文中创设了美的境界,其中的美,美在哪儿?
2.文中最后一句话蕴含的意思是什么?
巴金《我认识的鲁迅先生》一文中:
1.文中的第三自然段运用的什么写法?
2.文中第五自然段“先生不满意这中缺席裁判,不待终席便拂袖而去”一句中“拂袖而去”写出了鲁迅的什么心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3.文中第六自然段中“很自然地”应如何理解?
全部奉上,讲下上面的阅读题。
七年级(下)的几个阅读题
......
1、情美.《笑》可以说是冰心“爱的哲学”的诗意盎然的文学表达.在天真而善良的冰心的眼中,世界是充满鲜花和阳光的,对于人生的忧愁和痛苦,她提出用“爱”来解脱.该文用了“三个微笑”来体现她的这一理想.第一个微笑是远离现实只在天国中才能存在的小天使的微笑——画中小天使安琪儿的笑,然后是两个类似于天使微笑的人间的微笑——儿童的笑和老妇人(母亲的形象)的笑,就是这样的三个圣洁而美丽的微笑,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天国般的境界,渲染了 “母爱、童贞”,也宣扬了“世界是爱”的空想.作者用优美的文字烘染出浓郁的抒情气氛,字里行间充满了女性的温柔和诗意的和谐.
2、景美.在每一个微笑出现之前,总有一幅清美的自然景象映衬着,这样景与人互相交织、辉映成趣.比如那段描写儿童的微笑的文字,长长的古道,潺潺的流水,湿烟里的绿树,挂在树梢的一弯弓儿似的新月,悠闲走着的驴儿,赤脚微笑的孩子,组合成一个和谐的诗的画面.还有第三幅画面,迷蒙的小雨,乱转的水泡,“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的麦垄和葡萄架子,同样是一幅诱人的田园画.由此,自然、童心、母爱真正融化在爱的调和里,共同成就了一个圣洁美好的理想世界.
3、语言美.《笑》作为一篇有名的美文,不仅仅因为其情美和景美,还在于其语言的优美.冰心于中国旧文学有着深厚的修养,在用白话文写作的时候,她善于从旧文学中汲取精华,讲究了文字的概括力和表现力,使得其文字除了带有女性作者的细腻清丽外,还有一种典雅的韵味.比如上面提到的二三两幅画面,细细揣摩,就能让我们体会到唐人绝句、宋人山水诗的韵味.另外,该文文字简洁、凝练,爱用简洁、流畅的短句,将一个个意象慢慢组接,颇得中国古典诗词的.
到底是需要鉴赏呢 还是要人帮你做作业.
鲁迅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地爱护青年,我记得有一回有人请先生吃饭,几个有地位的人在席上一致指责一个青年编辑的缺点,"先生不满意这种缺席裁判,不待席终便拂袖而去."这个青年编辑就是《译文》期刊的编辑黄源.
拂袖而去,动作描写.表明对青少年的爱护,和嫉恶如仇的心里品质.作用是刻画鲁迅的形象,使之更鲜明.增强主旨,深化主题.
“很自然的” 是指在当时的社会不怕说错话,一点都不怕因为和黄源靠的太近而遭到非议.
刻画了和突出了鲁迅的斗士形象和无畏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