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英语广告语的双关语翻译。求几个具体的英文广告双关语的实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4 01:12:23
英语广告语的双关语翻译。求几个具体的英文广告双关语的实例!!!
求几个具体的英文广告双关语的实例!!!
不要很旧的,。最好是比较新的广告。
英语广告语的双关语翻译。求几个具体的英文广告双关语的实例!!!
这是一则饮料的广告。weak (缺憾,缺点)—week(星期) 使人联想到每天不喝七喜,每周都不完整。
2) Trust us. 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
这是一则助听器的广告。ear (耳朵)——year (年) 使人联想到这种助听器经过了5000
年的考验,历史悠久,品质卓越。 2.2 语义双关
语意双关是利用单词一词多义的特点, 使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双关,言在此而义在彼。此类双关表达含蓄、委婉、耐人寻味,能够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 引发消费者的创造性思维,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广告的印象,产生购买欲望。
例如:A sound way to learn English.
这是一则磁带的广告。这里“sound”既可作名词,“声音”的意思。表示听磁带是一种通过声音练习听力学习英语的方法。“sound”也可作形容词,“好的,优质的”的意思。表示选择这个品牌就选择了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如此双关不但突出了磁带这一音像制品的有声特性,更强调了其优质品秀。一个单词的不同含义使这则广告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回味无穷。 同样有妙笔生花之美的还有:
1)Give your hair a touch of spring.
这是一则洗发水的广告。“Spring”既可以理解为“春天”,使人联想到春天山花烂漫的生机。也可以理解为“瀑布”,使人联想到发丝如瀑布般垂顺美丽。
2)Money doesn’t grow on trees. But it blossoms at our branches. 这是一则银行的广告。“Branch”既可以理解为“树枝”,与前文的“tree”相呼应,也可以理解为“支行”,表达这家银行可以为客户赢得更多的财富。
2.3 语句双关
语句双关是根据需要,在英语当中已有的谚语、俗语、名言警句、常用句型等基础上进行微妙修改、替换形成双关。此类双关体现了较强的语言艺术性,而且利用人们已有的语言文化知识,以及对经典语句的熟悉程度,使广告达到耳熟能详的效果。
例如:Thirst come, thirst served.
这是一则饮料的广告。源自谚语“First come, first served.”译为 “先到先得”。在这则广告中,巧妙的将“first”改为“thirst”,不仅发音相近,使人感觉顺畅自然,而且“thirst”一词有“口渴”的意思,使人联想到当您口渴时,这份饮料将立刻为您解除干渴。如此,这个广告显示出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强大的感召力。 同样堪称经典的还有:
1)Two beer or not two beer, that’s a question—Shakesbeer.
Shakesbeer这一啤酒品牌巧妙的与莎士比亚(Shakespeare)谐音,并运用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既使消费者迅速的记住了这一品牌,又为品牌增加了无限的文化内涵,一举两得。 2)No business too small, no problem too big.
这是IBM公司的广告。源自谚语“No pains, no gains.”译为“不劳无获”。制作者仿造出“No business too small, no problem too big”,既展示了IBM公司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不劳无获”,又体现了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没有不做的小生意”,同时也暗含了IBM的产品质量上乘,技术过硬的品牌实力—“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2.4 语法相关
语法双关是指由于语法关系, 如省略结构, 或单词词性不同引起的某词或词组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语法功用而产生的双关。此类双关诙谐机智,富于文字情趣,能使商品连同这一广告词一起随着消费者的深入思考久久印在记忆里。
例如:Which Lager can claim to be truly German? This can。
这是一则Larger牌啤酒的广告。第一句中“can”是情态动词, 表示“能”,第二句中“can”是名词,表示“罐”,一语双关,因此可以翻译为“哪种大罐啤酒可称得上是地道的德国货?这一罐。”使广告诙谐幽默、引人注目。
同样耐人回味的还有:
1) Impossible made possible.
这是一则佳能打印机的广告。这则英语广告利用了省略结构。完整的表达应该是“The impossible can be made possible”.虽然在语法上几乎不成立,但是却能使消费者清楚的感受到“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强大品牌信心。
2.5 混合双关
混合双关,即在一句广告语中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构成双关,其变化多样,更加巧妙,耐人寻味。而根据双关语的分类和不同功能,翻译时也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例如: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
这是一则可口可乐的广告。这则广告既利用了省略结构,又利用can的不同词性。完整的表达应该是“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罐) can(能) refresh you.”省略表达式广告语言简洁,又能完整表达含义发人深思。
3. 翻译方法
对于广告英语的翻译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翻译原则和翻译宗旨也与普通文体英语有很大区别。在众多广告英语的翻译理论中,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抓住了广告这一文体的特殊性,他强调信息与目的语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应该等同于原语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 翻译时译者应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注重译文在译语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功能。[3 ]此外,既然英文广告翻译为中文,其受众群体主要为中国人,那么就要遵循 “就中原则”,即充分考虑到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表达习惯、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及价值观、审美观。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就中原则”,双关语在广告英语中的翻译可以借鉴以下六种方法。
3.1 音译法
音译法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同样选择汉语中的近音词,以保持译文的协调一致。
例如:It changed our well water to wonderful water.
这是一则净水器的广告。其中“well”一语双关。既可翻译为“好水”,也可以翻译成“井水”。而wonderful是“美好的”意思。为了使两者协调一致,可以把这则广告翻译为“把井水变成净水”。其中井水代表未过滤的,非纯净水。而经过净水器的过滤就变成了干净的纯净水。既突出表现了净水器的优质功效,又使整则广告完美表达,犹如一屡清泉入口至心。 3.2 意译法
对于一些语意双关的双关语,翻译时就要把单词不同的内在涵义全面而协调的表达出来,以求译文完整表达出原文的语意。 例如: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
这是一则减肥冰淇淋的广告。其中“spoil”为语意双关。“spoil oneself”意思是“尽兴”而“spoil one’s figure”意思是“破坏体形”。所以为了更加明确spoil的两种含义,翻译时就应将两种意思分别表达。可以译为“尽情享用,不增体重”或者更巧妙的运用汉字中的同音词双关翻译为“尽情品味,不毁想瘦”,使人联想到“不悔享受”,使消费者打消发胖的顾虑,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接受该广告,并产生购买欲望。 3.3 直译法
有些英语双关语对应的汉语也是双关的,这样的双关语我们就可以将其直接翻译过来,形成汉语中的双关,由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含义。但这时的翻译最好用引号将双关语标记出来,引起读者注意。
例如:Every kid should have an Apple after school.
这是一则苹果公司的电脑广告。巧合的是“Apple”品牌翻译成中文也是“苹果”,所以这则广告就可以直接翻译为“每个孩子放学后都应该有一个‘苹果’”。由读者自己来理解“苹果”的双重含义。 3.4 套译法
一些利用语句双关的英语广告,在翻译时也应该尽量套用汉语中的名言古句,利用英语在汉语中早已沉积下来的翻译方式和固定句式,这样才能唤起共鸣,达到与原句同样的耳熟能详的效果。
例如: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Toyota.
这是一则丰田汽车的广告。英语广告利用了英语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经过巧妙修改替换变成了 “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Toyota.”其中“way”可以翻译成道路,又根据汉语谚语“车到山前必有路”,两者结合便有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的经典之作。
3.5 重译法
一些出现混合双关的英语广告,翻译时就应该把双关处重复翻译,以使读者全面的理解原文的真正含义。
例如:Try our sweet corn; you will smile from ear to ear.
这是一则玉米广告。英文广告语中运用了语意双关和语音双关相结合的混合双关。“Ear”有“玉米穗”的意思,也有“耳朵”的意思,“ear”又与“year”谐音,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同时要表达出,“吃每穗玉米都笑”,“笑得嘴巴咧到耳朵”,“一年接一年的笑”。所以这句英语广告词可以翻译为“尝尝我们的甜玉米,保你穗穗开怀大笑,笑口常开。”其中“穗穗”与“岁岁”谐音,“开怀大笑”表现出“笑得嘴巴咧到耳朵”,“笑口常开”表达出“一年接一年的笑”。
又如:I’m more satisfied. Ask for More.
这是一则摩尔香烟的广告。英文广告语中运用了语音双关和语法双关相结合的混合双关。首先“more”语音双关,既是摩尔这个品牌,又是形容词“更加”而且“Ask for More.”是英语中的固定表达有“再来一些”的意思。所以在翻译这则广告是,就既要翻译出摩尔的品牌名称,又要翻译出“更加”满意的程度,还要表达出想“再来一支”的意犹未尽。所以在翻译时就要重复翻译,可译为“摩尔香烟,我更满意,再来一支,还是摩尔”。 3.6 释译法
有的英语广告语巧妙的利用字母的语音双关做文章,但翻译成中文就无法找到相应的汉字发音,所以在翻译时就要根据英语字母谐音所表示的单词释义或添加注释。 例如:OIC
这是一则眼镜广告,三个大写字母不仅形状像眼镜,而且读起来音似“oh, I see”。表达出视力不佳的人戴上这个品牌的眼镜后看见清晰的世界的喜悦之情,一下就抓住了消费者的心,具有极强的感染了。但翻译成中文无法找到与OIC三个字母发音相近的汉字,只能根据三个字母的双关释义翻译成“哦,我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