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水稻土的性状和成因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06/05 03:15:12
水稻土的性状和成因
水稻土的性状和成因
成因 在黄潮土、棕潮土、砂姜黑土上长期种植水稻,因长期的淹水环境而发育成的特殊的土壤.
水稻土的一般性状
1.水稻土中的有机质和氮素
(1) 水稻土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与旱作土壤相比,腐殖质化系数也高,据沈阳农业大学观测,旱作土壤施新鲜猪粪、牛粪及马粪,其腐殖质化系数(一年)分别为27.5%、37.6%和32.0%,而水稻土分别为38.4%、69.8%和48.0%.
(2)水稻土中的氮素;因有机质量高,所以水稻土的氮素营养主要来自土壤,已有研究表明,在施氮肥条件下,水稻所吸收的氮素60%~80%来自土壤,20%~40%来自化肥,从这可以看出水稻土培肥的重要意义.
另一问题是水稻土中的氮素循环的反硝化过程,如图11-3所示.因此,在氮肥施用上要特别加以注意.
2.水稻土中的磷、钾与硅
(1)水稻土往往缺磷:一是早春土温低,微生物活动弱,不利于有机磷的转化,故早春易发生僵苗或红苗;另一是后期水稻土水层的落干管理,Fe2+ 变为Fe3+与PO43-结合,形成难溶性的Fe( PO4 ).
(2)水稻土往往缺钾:主要是Fe2+交换土体中的钾而产生置换淋失,致使幼苗缺钾,可用稻草还田、施草木灰及钾肥等解决.
(3)水稻土中的硅虽多,但溶解度小,硅酸以单分子Si( OH)4 形态溶于水,但它可以被铁、铝两性胶体吸附,又能与Fe(OH)3 结合成复盐.这种化合物只有通过淹灌,增加其还原性而提高其硅的有效性,以补充水稻生长时的需要.
3.水稻土中的硫:水稻土中的硫,其85%~94%为有机态,当通气状态不好时易还原为H2 S,引起水稻中毒,其临界浓度为人0.07mg/kg.其中毒标志是水稻根系发黑,为FeS所蒙覆.因此水稻土的通气状况比较重要.良好的通气状况的标志是根系嫩白、主体根孔为红色 胶膜蒙覆.
4.水稻土中的铁和锰:如在水稻土形成一节所述,水稻土的铁和锰易于随Eh值的变化产生移动.但在作为水稻的营养状况而考虑时,只有在酸性较强的排水不良的“锈水田”中 Fe含量可达50~100mg/kg的毒害临界值.
5.水稻田中的pH值:水稻田的pH值除受原母土影响外,而与水层管理关系较大,一 般酸性水稻土或碱性水稻土在淹水后,其pH值均向中性变化,即pH值在4.8.0范围内,变化到6.5~7.5.因为酸性土灌水后,形成Fe2+和Mn2+,在水中形成 Fe (OH)2 和Mn(OH)2 ,使水稻土pH值升高;碱性水稻土由于灌溉,使土壤中的碱性物质遭到淋失,从而使pH值降低.
6.水稻土的一些特殊的水分物理性状与耕性
(1)油性:它是土壤腐殖质和粘粒含量适中的表现,有机质含量约29.2 g kg-1 (土0.46),粘粒含量.一般为16%左右,油性也是指具有良好结构等的一个综合肥力较高的土壤性状.
(2)烘性与冷性.它是指含有机质较多,且C/N比高的土壤的温度变化的综合反映.
(3)起浆性与僵性:一般质地粘重,主要由于粘土矿物不同而在水分物理性状方面的反映,前者以2:1型为主,后者以1:1型为主.
(4)淀浆性与沉沙性:一般质地较沙( SiO2 含量在70%以上),主要由于粗粉沙与粘粒之比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水分物理性状.前者的粗粉沙与粘粒之比约为2∶1;后者多为5:1
(5)刚性与绵性:它是粘粒与粉沙的不同含量在土壤水分处于风干状态下的一种土壤结持性,前者粘粒含量>40%,后者粉沙含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