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陶渊明诗歌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4 00:20:43
陶渊明诗歌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陶渊明的诗歌思想内容复杂,不同内容对后世文人的创作及人生态度有什么影响?
陶渊明诗歌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时更名为潜.谥号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就是现在的江 西九江.曾祖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但在陶 渊明的少年时代,家族的显赫已经成为历史.有时候日常生活所需也出现危机.陶 渊明年轻时徘徊于仕与隐之间.在那个年代,做官是所有文人的入世之道;正所谓 学而优则仕.然而看样子陶渊明是不大喜欢做官的.二十九岁那年,他做过江州祭 酒的小官,但很快就“不堪吏职”辞职不干了.此后一直在家隐居,直到中年后迫 于生计又一度出门任职.当他在做彭泽令的时候,他因不想“束带”去见督邮,说 了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然后又辞官归隐了.这一次是真正地归 隐田园,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从他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正如他《归田园居》中 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这样的人让他去做官 ,每天逢场作戏官场酬酢,定是难受得很.当他真正抛弃了所谓的“功名利禄”之 后,一个无限舒展的世界向他敞开了.从他的诗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的精神 世界迈向了另一个层次: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 口念来,让人心向往之.
东晋是乱世之末,又是佛教风行、崇尚名士风度的时代,因此,才会造就出陶渊明 这样超越世俗的田园诗人.唐以来的许多大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 陆游,都是非常推崇陶渊明的,在艺术创作和人生态度上也深受其影响.陶渊明的 诗文代表了关于“人的觉醒”,也就是说,人不光要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非常 重要.当我们再次念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的时候,便感到了一 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与舒展.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①饮酒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 ,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东晋元熙二年( 420) ,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 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 权易代的过程 .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②咏怀诗.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 格 .可见诗人内心无 限 深 广的忧 愤 情 绪.《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③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 、高远拔俗的 意境 ,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