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化学 > 作业

为什么H 和F 在形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值一般高于理论值?和缔合分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05/30 20:36:31
为什么H 和F 在形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值一般高于理论值?和缔合分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H 和F 在形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值一般高于理论值?和缔合分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HF之间形成氢键,形成(HF)n.
HF、NH3、H2O等分子容易发生分子缔合,主要原因是形成了氢键.形成的分子叫缔合分子.分子发生缔合时放热.水分子发生缔合,xH2O缔合(H2O)x 热量,相反,(H2O)x离解成xH2O吸热.在固态时,大量水分子以氢键互相连接成巨型缔合分子.其中每个氧原子跟两个氢原子紧靠,形成O-H键(键长为101pm,键角为109°28' ,比原来104.5°稍稍扩张),而跟另外两个氢原子相距很远,形成键长276pm的氢键,这就是氢键的方向性.这个结构向空间无限周期性地延伸,就形成冰晶体.冰的结构比较疏松,出现密度比水小的特殊性质.当冰熔化成液态水时,部分氢键遭到破坏,部分缔合作用消除,但仍有许多运动自由的、以氢键结合的小集团(x=2,3,4,…),不断地变动、改组,且可堆积得较为紧密.因此冰熔化时体积反而缩小.在气态时,缔合作用完全消失,水就以单个分子存在.分子缔合作用除了形成氢键的原因外,还可以通过极性分子中偶极的相互作用,以及通过形成配位键(如AlCl3二聚体)而缔合.
通过特殊的和中等强度的分子间力,使单一种类的分子形成双分子或多分子的缔合体.研究分子缔合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分子的结构和原子间力的性质.由于这种分子间的键合本质上属于物理作用,因此缔合作用一般并不显著改变原来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但对物质密度、沸点、熔点、蒸发热等物理性质却有较显著的影响. 分子缔合液态、固态或气态时,在分子缔合中起主导作用的分子间力(统称为范德瓦耳斯作用)主要是极性分子之间基于分子的异极互相吸引而产生的一类相互作用.其中,特别重要而常见的一种强分子间键称为氢键.
氢键是指与元素电负性较大的氟、氧、氮等原子 (X)与氢原子成键,由于X─H化学键有较大的极性,使得该氢原子能进一步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较大的原子 X′相键连,从而生成按下列模式所示的结合 ,式中δ-、δ+表示原子的相对电负性及化 分子缔合
学键的极性点线所示H …X′的原子间距比一般分子间的范氏键长 (或范氏间距,即相应原子的范德瓦耳斯半径之和)要短得多,其键能则比一般范氏键能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