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英语翻译谁把西方的那种民主政治翻译为汉语“共和”一词的,最早是谁,什么时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6/04 21:04:53
英语翻译
谁把西方的那种民主政治翻译为汉语“共和”一词的,最早是谁,什么时候?
英语翻译谁把西方的那种民主政治翻译为汉语“共和”一词的,最早是谁,什么时候?
在汉语中,“共和”原是西周的一个年号,又是“共和行政”的简称,周公、召公共同行政号曰“共和”,共和行政共持续了14年.《史记正义》对“共和”的解释是:韦昭曰,“公卿相与和而共政事”,号曰共和. “共”意为共同、公共;“和”为和谐.“共和行政”即“相与和而共政事”.可以说,“共同协和行政”,是贵族分享国家管理权(共)、实行仁政(和)两层意思的综合,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例(君主年幼不能行政的特殊情形),故其使用率并不高.
在近代中国,“共和”的含义则经历了从借用译自日本的“共和政治”概念向现代意义和世界意义的转变.日本明治时代的学者将“republicanism”翻译为“共和政治”,意指在宪法约束下的代议政治,泛指国家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近代中国人汪荣宝、叶澜在其编著的《新尔雅》中将“共和”称为“公和”,指出“立宪政体又别之为民主立宪、君主立宪,由人民之愿望,建立公和国家,举大统领为代表,而主权属于人民者,谓之民主立宪政体”.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在流亡美国和日本期间接受共和主义思想,明确主张“执共和主义”、“创立合众政府”.邹容则明确喊出了“中华共和国万岁”的革命口号.而主张君主立宪、维护帝制的改良派则拒绝了共和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