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一、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5 09:38:44
一、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日:“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1.文章共写了母亲两次流泪,请说说母亲当时的心情.
2.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思想是不同的,《三字经》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教诲.从古至今可书可歌的严父、严母成功教子的故事不计其数.请举例说明,你对“严教”的看法.
二、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1.门吏为何放文举进去了呢?(用自己的话回答)
2.“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句话的话外之意是什么?由全文看,孔文举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一、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

1、流泪表现母亲既心疼孩子,又因为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不得不严格要求的复杂心情.
2、我赞同“严教”.人都是有惰性的,需要对孩子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而且严格可以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非常必要.

1、孔文举和小吏说:我是李府君亲,从前我的祖先孔子跟他的祖先老子有师生之谊.
2、言外之意是说陈韪现在虽已年长但做未必成大器.说明他是一个非常机智聪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