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比较少见的成语故事 多几个.成语要好写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5 05:23:01
比较少见的成语故事 多几个.成语要好写的.
比较少见的成语故事 多几个.成语要好写的.
1、别开生面
  唐代著名的画家曹霸,擅长于画人物和马.他的名声传到京城长安,连深居宫廷的皇帝唐玄宗也知道了.玄宗经常召他进兴庆宫,命他当场作画,并时常给于丰厚的赏赐.
  由于曹霸受到皇帝的宠幸,长安城里的王公贵族和官府人家,都以藏有他的画为荣.大家不惜以很高的价钱,来收购他的墨迹.
  长安北面的太极宫中,有一座著名的凌烟阁.阁内四壁上绘有唐朝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肖像.这些肖像,是七十多年前著名画家阎立本画的.由于年代已久,原先栩栩如生的功臣像,现大部分已经剥落,不仅失去了当年的风采,有的甚至难以辨认.为此,玄宗把曹霸召来,要他重新画过.
  要重画功臣肖像谈何容易.曹霸阅读了大量史料,对照已经暗淡模糊的功臣肖像,仔细琢磨,精心构思,然后挥笔绘制.不久,二十四位功臣的肖像重放光彩,并且以崭新的风格展现在人们面前.
  曹霸既擅长于画人物,又擅长于画马.一次,玄宗传曹霸进宫,当场叫人把他最喜爱的一匹叫玉花骢(cong)的名马牵来,命曹霸为它作画.
  曹霸叫侍从把一幅巨大的白绢裱糊在殿壁上,同时对玉花骢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观察,然后转过身,飞快地挥舞墨笔.不多久,威武神骏的玉花骢就展现在白绢上.玄宗越看越满意,马上叫侍从取来许多金帛赏赐给曹霸,并且封他为左武卫将军.
  但是好景不长,玄宗在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后,爱好声色,奢侈荒淫,长期不理政事,曹霸也越来越少被召进宫去作画.后来他又因一件小事获罪,被削去官职,降为平民,只得离开长安.
  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玄宗逃往四川.曹霸也流落到成都,靠在街头替路人画像过活,晚境极其凄凉.
  一次,著名的诗人杜甫来到成都,在朋友家里看到曹霸画的《九马图》,得知这位名噪一时的画家也在成都,便马上去寻访.几经打听,终于在街头找到了曹霸.
  杜甫了解了曹霸的身世和遭遇后,非常同情和感慨,写了一首诗赠给他.诗中有这样两句:“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凌烟阁中功臣像已失去了往日鲜艳夺目的色泽,幸亏得你左武卫将军下笔使它们重放光彩.
  2、兵贵神速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占据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就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有心想要去征讨袁尚及蹋顿,但有些官员担心远征之后,荆州的刘表乘机派刘备来袭击曹操的后方.
  郭嘉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曹操说:“你现在威镇天下,但乌丸仗着地处在边远地区,必然不会防备.进行突然袭击,一定能消灭他们.如果延误时机,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重新收集残部,乌丸各族响应,蹋顿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属于我们了.刘表是个空谈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刘备,不会重用刘备,刘备不受重用,也不肯多为刘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远征乌丸,不会有后顾之忧的.还有,你要慎重!”
  曹操于是率领军队出征.到达易县(今属河北)后,郭嘉又对曹操说:“用兵贵在神速.现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战,军用物资多,行军速度就慢,如果乌丸人知道我军的情况,就会有所准备.不如留下笨重的军械物资,部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前进,乘敌人没有防备发起进攻,那就能大获全胜.”
  曹操依郭嘉的计策办,部队快速行军,直达蹋顿单于驻地.乌丸人惊慌失措地应战,一败涂地.最后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也被太守公孙康所杀.
  3、才高八斗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
  南北朝时最著名的大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才共一石(为我国古代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由此,后世便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如唐李商隐的《可叹》中有:“宠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唐徐夤的《献内翰杨侍郎》中有:“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等等.
  4、后来居上
  汉武帝时,朝中有3位有名的臣子,分别叫作汲黯、公孙弘和张汤.这3个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为臣,但他们的情况却很不一样.
  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已经很深且官职也已经很高了,而当时的公孙弘和张汤两个人还只不过是个小官,职位低得很.可是由于他们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加上政绩显著,因此,公孙弘和张汤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来,直到公孙弘封了侯又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大夫,两人官职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这个人原本就业绩不及公孙弘、张汤,可他又偏偏心胸狭窄,眼看那两位过去远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里很不服气,总想要找个机会跟皇帝评评这个理.
  有一天散朝后,文武大臣们陆续退去,汉武帝慢步踱出宫,正朝着通往御花园的花径走去.汲黯赶紧趋步上前,对汉武帝说:“陛下,有句话想说给您听,不知是否感兴趣?”
  汉武帝回过身停下,说:“不知是何事,不妨说来听听.”
  汲黯说:“皇上您见过农人堆积柴草吗?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
  汉武帝有些不解地看着汲黯说:“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汲黯说:“你看,公孙弘、张汤那些小官,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后来居上,职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人一样吗?”
  几句话说得汉武帝很不高兴,他觉得汲黯如此简单、片面地看问题,是不通情理的.他本想贬斥汲黯,可又想到汲黯是位老臣,便只好压住火气,什么也没说,拂袖而去.此后,汉武帝对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职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后来者居上,原本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要看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了.汲黯认为提拔人才一定要论资排辈,反对后来居上,是不可取的.
  5、三令五申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
  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古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原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