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荆轲刺秦王的总结,要全一点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5 16:05:11
荆轲刺秦王的总结,要全一点的。
语文文言文
荆轲刺秦王的总结,要全一点的。
解题思路: 多读书 ,多积累,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文修养。很高兴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到你,还有疑问及时交流。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快乐!
解题过程: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悦——高兴。
2.日以尽矣 以——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返——返回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震——害怕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 见——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 还——环——环绕
8.卒起不意 卒——猝——仓促,突然
9.请辞决矣 决——诀——诀别
10.燕国见陵之耻 陵——凌——凌辱
11.燕王拜送于庭 庭——廷——朝廷
二、古今异义
1.穷困: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2.涕:眼泪。
3.长者:品德高尚之人。
4.可 以(之):可以用它来……。
5.币:礼物
6.走:跑
7.郎中:宫廷侍卫
8.左右:周围侍从。
9.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10.顾:回头看
11.于 是:在 这时 
12.鄙人:粗鄙的人;
13.意:同意,愿意。
14.假借:宽容 原谅
15.股:大腿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向北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在早晚
3.函封之 用匣子
4.发尽上指冠 向上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 走上前
2.皆白衣冠以送之 穿着白衣,戴白帽
3.乃朝服 穿上上朝的礼服
使动用法(动词、形容词)
1.使使以闻大王 使……闻/禀告
2自引而起,绝袖 使……断了/扯断
3.断其左股 使……断/斩断
意动用法(形容词)
1.太子迟之 以……为迟/认为……迟了
2.群臣怪之 以……为怪/认为……奇怪
其人居远未来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丹不忍以己之私 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乃欲以生劫之 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秦未可亲也 形容词作动词,亲近,靠近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翻译重点:是)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的原因,是……)
省略句
1.欲与(之)俱(往)
2.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 cu突然;zu士兵;最终;死亡
被动句 (翻译重点:被)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1.使毕使[于前]——使(之)[于前]毕使
2.给贡职[如郡县]——[如郡县]给贡职
3.燕王拜送[于庭]——燕王[于庭]拜送
4.见燕使者[咸阳宫]——[(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5.皆陈[殿下]——皆[(于)殿下]陈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太子及(知其事)宾客
2.群臣侍殿上者——(侍殿上)群臣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秦王[以(千斤)金(万家)邑]购之

五、重点实虚词
1、发
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缘故)
故听之(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故人具鸡黍(老,旧)
3、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真的)
诚振怖大王之威(果真,的确,确实)
4、度
度我至军中(估计,揣度)
尽失其度(常态,气度)
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看)
大行不顾细谨 (顾忌,考虑)
6.为
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
为变徵之声 发出
7.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
8.兵
诸(各个)郎中(侍卫)执兵 兵器
不及召下兵 士兵
秦兵旦暮渡易水 军队
9.私
丹不忍以已之私 私仇
乃遂私见樊於期 私下
10.穷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处境困厄
图穷而匕首见 穷尽
11.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
12.引
秦王惊,自引而起 挣扎
乃引匕首提秦王 举起
13.见
图穷而匕首见 出现,显露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召见,接见
见秦王 拜见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被
14.意
而伤长者之意 心意
将军岂有意乎? 意愿
卒起不意 意料
15.使
使 使以闻大王。 派遣 使者
使(之)毕使于前。让 使命
16.陈
诸郎中执兵,皆陈(于)殿下 排列,陈列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 陈述
17.提
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di掷击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ti拿着
六、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
2.然则将军之仇报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3.荆轲有所待(有所: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所以:……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
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
重点句子翻译
1、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那么即使我想长久地侍奉您,难道可以做到吗?
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也可译为“那么秦王是不可以亲近的”)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3、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我自己的私仇,而伤害忠厚之人的心意,希望您再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
4、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我每次想起,常常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送别。
6、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他非常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现在谨斩杀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在朝廷上行了礼后将它送出,派遣使者来把这些告诉大王。
7、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8、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
9、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因此荆轲不断地追逐着秦王,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仅仅只是用手来和荆轲搏斗。
10、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捉你呀,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呀!
相关成语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怒发冲冠、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图穷匕现——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
荆轲刺秦王课文主要内容概括:
战国未年,秦国准备攻打燕国,燕国太子就找了荆轲带着燕国地图和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军的人头去秦国假装称臣,刺杀秦王,但在荆轲行刺之时,被一个御医扔出手中药箱救了秦王,最终荆轲被秦王杀了,而燕国也被秦国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