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这个作业怎么做?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0 09:54:33
这个作业怎么做?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徐悲鸿励志学画

  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hóng)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jí)妒(dù).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mó).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充饥,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展.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嫉妒:___________________  轰动: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事情的发展.用“‖”把短文划分为三部分.
3.抓住要点,写出第二部分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个外国学生对徐悲鸿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开始时“很不礼貌”,后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5.第四自然段在文中起了________的作用.
6.第六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7.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功夫不负有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眼不识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徐悲鸿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作业怎么做?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
1.嫉妒: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 轰动:指某些突然出名的事物或是它所享有的一时很高的声誉同时惊动很多人.
2.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一部分;中间的为一部分.
3.徐悲鸿勤学苦练为国争光.
4.鞠了一躬
5.承上启下
6.“徐悲鸿的生活很清苦”
7.(1)做事情只要舍得下功夫,最终就能取得成功.
  (2)长着眼辨认不出泰山,比喻浅陋无知.
8.勤学苦练 热爱祖国
(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