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功与电功率的计算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3 01:28:52
高中物理电功与电功率的计算题
一道物理电功率的计算题

先算电阻,R=U^2/P------R1=12Ω,R2=18Ω两灯串联,电压与电阻成正比.U1/U2=R1/R2=2/3故,取U1=6V,U2=(3/2)U1=9V(甲正常发光)电源电压为,U=U1+

电功率的 应用题 计算题

电灯一分钟消耗的电能W1=P1t1=100*60=6000L电表每转一圈消耗的电能6000/5=1200J彩电待机消耗的电能W2=1200*2=2400J彩电待机功率P2=W2/t2=240/(5*6

初二物理电功率的一道计算题

(1)L1的电阻:R1=U1²/P1=6²/6=6(Ω)L2的电阻:R2=U2²/P2=6²/4=9(Ω)(2)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6+9=15(Ω

有关电功率和电工的计算题

1,根据P=U^2*R------R=U^2/P=1210欧2,根据P=IU--------I=P/U=40/220=0.18A电阻不变3,I=U/R=110/1210=0.091A4,P=U^2/R

一道电能表与电功的计算题

(1)3r/3000r(kw.h)=0.001(kw.h)答:在36s内,这个灯泡消耗的电能为0.001(kw.h)(2)已知:U=220Vt=36sW=0.001kw.h=3.6×10³J

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

电功用Q来表示,电功率用P来表示,Q=Pt,t就是做功的时间再问:为什么有时候w=q?再答:那个指的应该是单位时间内的电功在数值上等于电功率,仅仅只是在数值上相等,两者的意义还是不一样的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计算题

M的向心力由绳子的拉力以及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绳子的拉力F=mg,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指向圆心也可能背离圆心.根据mg+fmax=Mω1^2r,mg-fmax=Mω2^2r,得ω1=√(125/3),ω

电功率计算题

解题思路:希望能帮到你,还有疑问及时交流。祝你学习进步,加油!解题过程:

高中物理运动学与力学相结合的一道计算题

以最大压力作用于长绳可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²,的加速度指的是向上加速度.人和绳的重量都没用.若要最快到达地面,则先加速,后减速至最大落地速度:6m/s.设整个过程中最大速度为V.则加速

一道关于电功率的计算题

6V,6W的灯泡额定电流为1A,电阻为6Ω3V,6W的灯泡额定电流为2A,电阻为1.5Ω串联后6V,6W的灯泡正常发光,电路电流为1A电源电压U=I(R1+R2)=1*(6+1.5)=7.5V6V,6

初中物理一道电功率的计算题

可以分别求得两灯的电阻R1=U2/P1R2=U2/P2因为两灯串联,所以总电阻为R总=R1+R2=U2/P1+U2/P2两灯总功率为P总=U2/(R1+R2)=U2/(U2/P1+U2/P2)=P1P

物理关于"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题

1.(2006•三明市)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丝电阻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3W"的字样.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当滑片P移到c处时,电流表的

怎样做好电功率的计算题?

孩子,您这典型的是临门报佛脚,我自认为初中电功率还算不错,一般都95左右吧,有时还100,嗯,这么说吧,和别的一样理解最重要,首先,你要最起码把公式要被熟吧,把每个公式的物理含义弄会,之后按照每个公示

求关于电功、电功率或焦耳定律的计算题

电功、电功率或焦耳定律的计算题一、填空题:1、5秒钟内有3库仑的电量通过某用电器,电流做了18焦的功,则通过这个用电器的电流强度是安;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伏.2、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效应来工作的.电热器的

电功率的计算题越多越好

1.电源电压恒定为6v,小灯泡的规格均为“6v3w”.当开关S1接A,S2接D时,两灯______联;当S1断开,S2接B时,两灯______联.电路可消耗的最大功率是_______瓦,最小功率是__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计算题

一题245米7秒二题20米4秒2+2*2^1/2

电功与电功率、时间的关系

电功(W),电功率(P)与时间(t)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W=Pt;有关的关系句可以说很多,例如:在时间t一定的情况下,电功w做功越多,电功率p越大;在电功w一定的情况下,时间t越短,电功率p越大;在电

高中物理关于电动机的计算题~

1--电动机是非纯电阻元件,2--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是纯电阻电路,而你说的方法恰恰是欧姆定律的内容3-从能量关系看(电机)输入功率UI=自身线圈发热I^2R+输出机械功率P出再问:那串并联电路特点,比

急求几道高中物理计算题

1、P1:P2=T1:T2T2=T1P2/P1=(273-23)*4*10^6/6*10^5=1666.7KT2=t2+273t2=1393.7°C2、I=P/U=50/220=0.227AQ=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