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6图(a)(b)所示电路环路前已稳定.t=0时开关S动作,求U(t)和i(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06:53:25
题6图(a)(b)所示电路环路前已稳定.t=0时开关S动作,求U(t)和i(t)
如图6所示电路,电源电压 保持不变,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是0.3安培.若在电路中A、B两点之间再接入电阻 时,且R2:R1

在AB间再接一个电阻,即R2与R1串联,所以总电阻R=R1+R2,又因为R2:R1=2,所以总电阻R=3R1.又因为电路中仅有R1时电流表示数是0.3A,所以此时R1=U/0.3,所以R=3R1=3U

在图所示的部分电路中,a,b两端电压Uab为?

个人认为题目有问题.设10Ω电阻上面的节点为d,10Ω和5Ω中间的节点为e,5Ω下面的节点为c另e→d的电流为I1,e→c的电流为I2,又因为ab之间是一个空载(若不为空载,则必须有电阻,不然无法计算

欧姆定律解答题.图9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的电压是6V,灯L1的电阻是8Ω,通过的电流是0.2 A,求:(1)通过灯L

串联的话电流L1=L2=0.2啊没别的电阻的话,U1=0.2*8=1.6VU2=6-U1=4.4VR2=U2/0.2=20欧姆

在如图6-33(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6-33(b)所示,则

A,理由如下:V1测总电压为6V,V2测R2两端电压为1.2V,R1和R2串联,所以R1两端电压为总电压-R2两端电压=6V-1.2V=4.8V故选A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如图13所示的电路中,R1= 18 ,R2= 10 ,当a、b两点间接理想的电流表时,其读数为0.5A,

ab两点间接电流表时,R1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2,则E=I1r+I1R2ab两点间接电压表时,测量的是R1两端的电压,所以I2=U/R1=0.2AE=I2r+I2(R1+R2)解方程即可

电工 在图所示电路中,电路两端的等效电阻 为( ) A.B.C.

竖6与斜6并联电阻值:R1=6×6/(6+6)=3(Ω)竖3与横6并联电阻值:R2=3×6/(3+6)=2(Ω)2并联电路再串联电阻值:R3=R1+R2=3+2=5(Ω)再与5并联电阻值:R4=5×5

求题4图所示电路中a点和b点的电位

设a点电位为Ua,b点电位为Ub,列结点方程如下:(1/15+1/10+1/10)Ua-(1/10)Ub=65/15-(1/10)Ua+(1/10+1/5+1/5)Ub=3解得Ua=20VUb=10V

(2005•厦门)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V,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发光,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a、b间电压为0,b、c间电

该电路为串联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泡都不发光,说明电路有断路;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结果是b、c间电压为6V,且为电源电压,说明从电源的正极到b点和c点到电源的负极之间是连通的,且L1没有分得电压,即L1

5、电路如图5所示, 其中电流为( ). A. 0.6 A B. 0.4 A C. 1 A D. 0 A

1A的电流在分支点分为两路,通过2欧电阻支路的电流Ii=0.6A,所以答案是(A).12v电压源和1A电流源串联,由于电流源的内阻无穷大(相当于断开),所以电压源对整个电路电流没有贡献.电压源内阻为0

求图1-57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阻Rab

a、b端的等效电阻RabR=2.4再问:能讲详细点吗,谢谢。

在图所示的部分电路中,I1,I2,和a,b两端电压Uab为?

I1=10/(2+1+2)=2AI2=-9/(3+3+3)=-1AUab=-10V(2欧电阻中没有电流通过,a,b两端电压等于电压源的电压)

判断图6-72所示两个电路中二极管是否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B两端电压

a通,b不通再问:问题没答完再问:可以给详细的答案么,谢谢再答:做这类题都是先假设不通,假设a不通,并设B段电压为0,那么二极管V段式-9V,D段是-12V(不通的时候电阻上没有电流,相当于导线),-

所示电路在环路前已达稳定,当t=0时开关断开,求t

开关断开前电容C与R2并联,R2上的电压等于5v.开关断开后电源是电容C,有电容C来提供电压,所以输出电压是5V(在不考虑电容C的电阻的情况下),

电路问题按照图6所示连接好电路...

答案B变阻器向b,阻值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灯变亮.灯可以看成一个电阻,根据U=IR,自然灯的电压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