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字的词性和用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7 05:24:21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字的词性和用法
古文中判断一个字的词性是不是以现代汉语的字的标准来判断?

当然不是,有很多字的词性发生了变化,比如"之",古文中就有名词,代词,动词等.①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子路从而后》)——(我们的)政治主张行不通,已经了解这一点了.②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

能否帮我找出以下句子中(之)字的词性和意义

1.之是助词,翻译成的2.之是代词,指代的是修3.之是代词,指代的是这或这样4.之是助词,翻译成当做5之是助词,翻译成的6.之是代词,指代要射的东西7.代词,指代的是能用得到的地方再问:還有幾個想請教

公田之利,足以为酒的以是什么词性?介词,连词,...

介词.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单解的话可以理解为“把”.公田里收获的粮食,足够用(它)来造酒.

以ness结尾的是什么词性?

形容词后+NESS一般是名词,也有形容词

文言文中的 之 字 如何判断它的词性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的用法辨析作者:南京市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陈培龙时间:2006-5-87:49:38来源:人气:1513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选自孟子二章)中的“之”的词性和意思 ,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天下之所顺,之:结构助词,“的”.

“阙秦以利晋”的“以”怎么译,什么词性?

⑼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⑽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将奈何(表疑问,怎么……再问:是从哪引来的吗?确定吗?

文言文"之"翻译为"的"是什么词性

之助词,的再问:能具体么?是结构助词,还是语气助词?再答: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的词性

只告诉你语言教学中的,不说有争议的.也就是说考试中的正确答案.是连词.意思是“因为”.这个连词的用法是表示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原因是,教学中认为:先帝是第三方,陈述者是诸葛亮.“因为”是客观的,“认

之的有哪些词性及用法

之代词1.(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例句:stareatitorhim;怒目而视之replacesomeone;takeitover;取而代之2.(虚用,无所指):例句:withthelapseo

士大夫之族“族”的词性

名词意识是:类

以此自终的“以”词性.

“以”有以下几种解释: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2.(介)依:次就座.3.(介)因:知之?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

古文中”之“的词性是什么?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关于《六国论》的几个 以地事秦 的“事”解释为“事奉”但字典上没“事奉”的词 是书上错了吗较秦之所得 的“得”的词性是动

事确实是侍奉的意思关于这个事●事shìㄕˋ◎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职业:谋~(指找职业).◎关系和责任:

good的词性.以一个单词来看的话,是什么词性?

形容词:好的名词: 商品动词(中古英语的用法,现在多用于方言中): 做好事,取得,修整,再问:首先谢谢你的回答,再是,我在网上浏览了一下,基本上都是形容词和名词,教科书上也是一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