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离子与一水合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00:36:00
锌离子与一水合氨
向醋酸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氨水,氨根离子与一水合氨浓度之比的变化及理由.最好发图

铵根离子浓度先降低后升高,降低是因为刚开始加氨水时,氨水中反映出来的铵根离子太少,虽然他完全电离,但被醋酸溶液一稀释,浓度还是会降低的,随着氨水的不断加入,更多的铵根离子能够完全电离出来了,稀释的影响

常温下0.1摩尔每升的氯化铵溶液和一水合氨溶液的铵根离子的大小

氯化铵是盐,完全电离,盐的水解程度很小,所以溶液中还有大量铵根.而一水合氨是弱碱,电离程度很小,只有少量铵根电离出来.再问:可是它们不是相同体积啊,只是相同浓度。为什么是氯化铵溶液中的大于一水合氨溶液

相同体积温度ph的一水合氨与氢氧化钠中铵根离子的浓度与钠离子的浓度相同

根据电荷守恒,PH值相同时,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同,所以一水合氨与氢氧化钠中铵根离子的浓度与钠离子的浓度相同再问:铵根离子不是得水解吗再答:一水合氨只有电离,不会水解,铵盐才会水解。Doyouknow?

NH4OH与NH3·H2O(氢氧化铵与一水合氨有什么区别)

这只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写法其区别在于“氢氧化铵”是历史上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氨水显碱性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铵”),而“一水合氨”是氨在水溶液中的真实存在状态.

请问NH4OH与NH3·H2O(氢氧化铵与一水合氨有什么区别)

这只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写法其区别在于氢氧化铵是历史上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氨水显碱性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铵),而一水合氨是氨在水溶液中的真实存在状态.

铵盐与碱不加热反应生成一水合氨,而一水合氨加热条件生成氨气,常用一水合氨加入氢氧化钠制氨气

你说的是一个悖论,铵盐在过量的碱中生成一水合氨,剩余的碱减小了,氨气的溶解度,变成氨气逸出!再问:氨气的溶解度,变成氨气逸出!什么意思呢?拜托再答:氨气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变小!

一水合氨和醋酸的离子方程式

CH3COOH+NH3.H2O=CH3COO-+NH4+2H2O

氨水就是一水合氨,

不对…氨水里有NH4+离子,还是混合物,而那个是纯净物,不一样哦!

物质的量相同的一水合氨中的铵根离子为什么大于氨水中的

氨水里有氨分子,一水合氨,但80%是NH3再答:所以一水合氨很少,电离出的氨根当然少再答:欢迎追问再问:但是上面说一水合氨大于氨水再答:对啊再问:你说的百分之80是nh3?再答:一水合氨溶液,即全为一

铵根离子显什么性 及一水合氨的酸碱性的理解

么一水合氨呢?他是弱电解质可以水解为NH4,和oH根这个叫电离,不叫水解NH4+与NH3,.H2O是完全不一样的NH4+水解成酸性NH3.H2O电离呈碱性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SO4)2-]+(Ba2+)+3(OH-)=Al(OH)3↓+2BaSO4↓(氢氧化钡不足)(Al3+)+[(SO4)2-]+(Ba2+)+4(OH-)={[Al(OH)4]-}+2

0.1mol/L的氨水中氨根离子多还是一水合氨分子多?为什么?

一水合氨多,因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再问:那为什么电离的那部份一水合氨比没电离的一水合氨多呢?再答:氨气到水里就的一水合氨了,然后一水合氨部分电离出氨根和氢氧根再答:氨气到水里就的一水合氨了,然后一水合氨

硅酸钠与氯化铵反应氨根离子为什么以一水合氨的形式存在?

双水解硅酸根+H铵根+OH再问:对啊,请问为什么氨根离子不以氨气的形式跑掉呢?再答:有听过氨气喷泉实验吗氨气溶解度很大的氨气只有加热才能挥发出来初中时被坑过一次

往氨水中加入同铵根离子浓度一样的氯化铵,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的变化?

NH3.H2O=NH4(+)+OH(-)增加产物NH4(+)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电离度下降.

一水合氨与酸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NH3·H2O+H+====NH4++H2O一水合氨不可以看成一个铵根加一个氢氧根么.上面是和强酸的反应,弱酸的话就不能写离子形式了,应该写分子形式

为什么一水合氨电离与铵根离子水解相互抑制?

因为他们是一个可逆方程式的两个相反的反应方向啊再问:具体说一下好吗?再答:或者说……你把两个方程式写出来就会发现他们的产物都是对方的反应物,自然就相互抑制喽

如何判断氯化铵与一水合氨混合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

这要看两者混合时量的关系,NH4Cl溶液因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氨水为弱碱溶液呈碱性,两者混合后可以分三种情况讨论:1、NH4Cl的量特别多,氨水特别少,导致由NH4Cl水解控制了溶液的酸碱性,而使溶液

检验铵根离子的实验依据与一水合氨可逆电离有什么关系

可逆电离就代表此时有一水合氨也有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就可以证明了

一溶液中离子是否全部都是水合的?

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作用,形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