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05:02:18
通感
语文修辞手法判断阳关的酒调得很淡,浅浅的斟在每一个杯型的花朵中请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此题有四个选择:比喻 通感

比喻:以淡的酒喻阳光.通感:将阳光的视觉通感为酒的触觉和味觉.杯型的花朵不能算比喻,是摹写花的形状.

急求描写春天的一段诗歌,有味觉、听觉、嗅觉、视觉、通感、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温暖的气息如同琴弦上轻微颤动的旋律青涩的热情滋生着香甜的脉动你轻笑着漫舞着却又踌躇着走来春天,你这季节的少女没发觉吗亮丽的阳光里已经悄悄地发散着你怡人的体香

求乐曲《春江花月夜》的 通感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

比喻、拟人、排比、通感、顶真、对偶、反复的作用

拟人: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比喻句: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你所比喻的对象的特点,并且使句子具体生动,有时候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排比句:排比是一种富

通感,品味下列两个句子,分别指出其感觉的转移,以及产生的艺术效果.

(1)答:“送来缕缕清香”是嗅觉的描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是听觉的描写.此句巧妙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对“缕缕清香”的嗅觉,写成对“渺茫的歌声”的听觉,使句子的感觉有了转移,使读者身临其

通感、移就、移用的定义、区别及联系.最好是举例说明.

移就与通感用法例析作者:马如云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238移就与通感是难度较大的修辞格,不透彻理解它,就不能准确把握其语言的内涵和特殊的艺术效果,就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移就”(也叫“移用”)

谁能帮我用“借代,双关,仿词,设问,反问,婉曲,对偶,反复,顶真,回环,对比,通感,”手法写几个句

借代: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设问:什么是“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反问:小红品

谁能帮我写几个句子?谁能帮我用“借代,双关,仿词,设问,反问,婉曲,对偶,反复,顶真,回环,对比,通感,”手法写几个句子

借代:孤帆一片日边来.双关:讨租讨租,要帐要帐.我有四件宝贝身边藏.一个拐子一个筐,一支香来一支枪.能拐就拐,能诓就诓,见着东家就烧香,见到佃户就放枪.仿词:哈哈哈,阿Q也九分得意地笑.设问:谁是我们

请老师举例并深入浅出地解释“通感”这种修辞方法。谢谢!

解题思路:多留意一下,我们的教材中就有。比如《紫藤萝瀑布》,不难,处处留心皆学问。解题过程: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

钱钟书先生的文章《通感》出自哪一本文集?

收录在《七缀集》出版社:三联书店·页码:186页·ISBN:710801677X·条形码:9787108016775·版本:2002年2月·装帧:平装·开本:32开《通感》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

"博喻"和"通感"什么意思 请举例子

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特点:连续性.例如:①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

修辞手法"通感"是什么意思?

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

什么是“通感”?举例说明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并解释“通感”发生的原因

通感艺术的运用作为诗歌创作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一种以满足审美需要和追求审美价值为目的的审美创造活动.它的审美创造力,就在于诗人在情感的追光作用下,沟通各种感觉渠道,将以艺术直觉捕捉到的生活表象熔炼成新颖

钱钟书 通感急…急…谁能提供钱钟书《通感》一文

《通感》作者:钱钟书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家和修辞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

运用“通感”造句如题,听觉、视觉、嗅觉各一句.

嗅觉: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视觉: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听觉: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

语文中的有种修辞叫做“通感”,请问“通感”是什么?

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

《星星变奏曲》中有一句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是哪一句?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

作文 城市(通感) 要自己写的

深夜.我只是躺在床上,雨渐渐被感染.我独自一人悄悄地起身,站在窗前,冲上一杯绿茶.我很欣赏这一点,慢慢恢复好,凉爽多雨的夜晚.前几天,气温持续在35度以上,人们叫苦不迭.而今晚很不错,伴随着一阵阵凉爽

语文修辞定义:回环,双关,通感,仿词,婉曲它们的含义分别是?

回环:使用一个词语或句子,逆向重复.双关: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或词义的联系,故意使语言关联到两种事物,使语句构成双重意义的修辞方式.通感:在特定的对象面前,把一种感官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官上.仿

修辞中什么是粘连,通感 举几个例子

“粘连”粘连指利用上下文联系,把运用到甲物的词语巧妙地运用到乙物中.例:1.一个木匠学徒找自己的师傅请教技艺,师傅正在做活,就对徒弟说:“等着,我先咔嚓咔嚓这块木头,然后再咔嚓咔嚓你.”2.惆怅如同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