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钠漂白过的液体一甩就恢复成原来的颜色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2 20:53:08
过氧化钠漂白过的液体一甩就恢复成原来的颜色吗
二氧化硫的漂白范围,氯水的漂白范围,过氧化钠的漂白范围

氯水和过氧化钠的漂白原理相同:具有强氧化性.像指示剂(包括石蕊,品红,酚酞等)都能漂白.但有色离子就不能使其褪色了(如高猛酸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前两种不同是化合漂白不能氧化漂白.它也是使指示剂褪

Na2o2(过氧化钠)的漂白原理?还有次氯酸钠的漂白原理?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有强氧化性,可以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次氯酸钠溶于水解离出次氯酸根,次氯酸根具有氧化性(+1价的氯元素容易被还原成-1价,达到稳定结构)

验证过氧化钠有漂白性的实验

做一个对照试验呀取两个大小相等的烧杯,装入等量的水一个加入适量的过氧化钠,另一个不加,去一条带颜色的布条扯成两条,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取出,观察两布条颜色.结果是有过氧化钠的溶液中浸泡过的布

过氧化钠的漂白性和氧化性漂白有什么关系?

常见具有漂白剂有SO2、HClO、Ca(ClO)2、Na2O2、H2O2、臭氧、活性炭(或木炭)等.其漂白性实质分别属于以下三类:一、与有机色素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在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与次氯酸、过氧化钠、臭氧的漂白作用是否一样呢

楼上说法稍有出入,二氧化硫漂白时是生成了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所以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不过这个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时会分解,有变回原来的颜色.次氯酸、过氧化钠、臭氧的漂白作用是因为它们时强氧化剂,把有

二氧化硫,过氧化钠,双氧水的漂白性有什么不同

过氧化钠与双氧水是靠氧化性漂白物体,它们的漂白性不可逆.而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它与有色物质化合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不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就会分解,所以它的漂白性是可逆的.

二氧化硫和过氧化钠 氯气漂白原理的区别

二氧化硫漂白原理:SO2与有色物质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会复原过氧化钠氯气漂白原理:是因为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加热不会复原

过氧化钠是如何体现漂白性的

Na2O2的强氧化性Na2O2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有强氧化性可以漂白.Na2O2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分解为一种原子态的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生成原子态的氧的物质还有次氯酸,硝酸,

次氯酸与过氧化钠的漂白原理相同吗?为什么?

相同,次氯酸根和过氧根都有氧化性,可氧化有色物质的颜色使其褪色.

过氧化钠的漂白功能是从何而来?

过氧化钠的漂白性是因为具有强氧化性,Na2O2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有强氧化性,这个漂白性不会还原

过氧化钠\臭氧分别是怎样漂白的?

臭氧和过氧化钠是靠它的强氧化性漂白的,属化学漂白法,一旦漂白,不可恢复.

过氧化钠的漂白性是和水反应生成的氧气对物质进行漂白,还是过氧化钠漂白

是过氧化氢对物质漂白.过氧化钠溶于水首先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再进一步分解.而氧气是没有漂白性的

过氧化钠的漂白原理,

过氧化钠易吸潮,与水或稀酸作用时,生成过氧化氢,并放热.过氧化氢不稳定.分解放出氧气,故加热过氧钠化水溶液则放出氧气,但过氧化氢分解不完全,所以溶液有漂白性.其中含有Na2O2+H2O=2NaOH+H

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是如何漂白的?

生成过氧化氢呀!具有漂白性.

过氧化钠,氯气,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过氧化钠和氯气的漂白性都是因为具有强氧化性(Na2O2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都有强氧化性),这个漂白性不会还原而SO2的漂白性是因为SO2会和某些有色物质生成

过氧化钠、次氯酸、双氧水能漂白的物质有哪些

都可以用于漂白.不过严格的说,过氧化钠遇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碱性太强,腐蚀性太强,一般不用.主要是作用于那些具有共轭双键的结构,要排除有酚羟基的和一些杂环结构,那些氧化反而颜色变深.再问:能

过氧化钠漂白了的酚酞再加氢氧化钠能不能变红?

不能.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破坏了酚酞的结构.不是简单地加碱就能恢复红色的

过氧化钠的漂白机理是什么呢?

我记得次氯酸的漂白原理是它的强氧化性,但是是间接作用的是2摩尔次氯酸生成2摩尔盐酸和1摩尔氧气(可逆反应),那氧气是活性氧,具有强氧化性,而次氯酸的漂白就是通过这活性氧间接作用的至于过氧化钠,我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