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 易得 电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19:14:18
硫 易得 电子
氢元素易得电子还是易失电子

易失电子,因为氢元素一般是正一价,就是因为失电子才带正电荷

p在反应中易得电子还是易失电子

失去电子啊.想个最基本的磷燃烧就行了啊.

钠原子易得电子还是易失电子

钠离子原子半径小,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而反应中原子朝原子结构稳定的方向进行.所以容易失去电子行成钠阳离子.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4时,易得电子还是失?

碳族元素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位于周期表的2-6周期第ⅳA族碳族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异同:1、相同点: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2、不同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电子层数

硅易失电子还是易得电子

硅是第四主族元素,最外层4个电子,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为两性物质.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4,那么是易得电子还是易失电子?

既不易得也不易失去,要看与什么物质反应了!与活波金属反应就易得电子(如碳化钙Ca2C),与活波非金属就易失去电子(如四氯化碳CCl4).通常情况下是与其它元素形成共价键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

硫易失电子还是易得电子

在这个现象中硫失电子

硫单质于金属反应时容易得几个电子?

容易得到2个电子.S与金属反应多为-2价

下列微粒中,最易得电子的是() A氯离子B钠离子C氢离子D硫离子

氯离子和硫离子由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分别得到了一个和两个电子而使原子分别带上了一个和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因此它们的化合价分别为-1价和-2价.它们不会再得电子.而钠离子和氢离子它们的原子最外层分别失去了一

怎么判断电子易得还是易失

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少于4个的元素,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多于4个的元素,容易得到电子.

得电子能力强是什么意思

都不对.得电子能力的强弱是用反应过程的难易程度决定的.化合价的变化不能作为判断标准.对于硫和氯,2Fe+3Cl2==(点燃)2FeCl3Fe+S==(加热)FeS,前者的反应条件要求低,因此,Cl的得

得电子困难 则失电子容易?

不一定,要看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什么时候易失电子?什么时候易得电子?

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是2或者8结构都易得失电子那么下面我们来说下的电子的,和失电子的分别是什么我们把想钠,钾,这一类物质叫做金属,他们在进行化学反应的时候易失电子那是因为,他们的最外层电子都是4的物质

怎么才知道得电子失电子

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就可以判断,化合价升1,就是失去一个电子,降低1就是得到一个电子再问:那怎么知道是容易得到电子还是容易失去电子再答:电负性强的就容易得到电子,电负性弱的就容易失去电子。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还是易失电子

楼上..以你之见.是易失根据第一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比较第一电离能远比电子亲和能强!换句话说你见过H+离子多呢还是H-离子多?附:H元素的第一电离能:13.598H元素的电子亲和能:0.754593

金属金易失电子还是易得电子?

他是惰性金属,分子结构很稳定不易得也不易失

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得电子还是易失电子?

金属易失去,非金属容易得到

碳是易得电子还是易失电子

碳作为非金属,一般是负价的,所以得电子较多,但是外围四个电子的它也很容易失去电子,而且它得到电子也多是共价的,不像氧,彻底夺过来的

有机条件下,氢原子易得电子还是易失电子

在有机化合物中,H由于电负性小于C、O、N等原子,所以主要表现为失电子,同时易以质子形式离去.比如失去质子后生成碳负离子、烷氧负离子等;少数时候也表现为得电子,比如乙硼烷、甲硼烷中,氢的电负性大于硼,

最外层电子数是4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还是易失电子

不一定,要看原子核对他的束缚力了而且,有杂化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应该是S2P2,但可以杂化成SP3,更稳定,这样就容易形成共价键了(比如C),就不会得或失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