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的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5 08:28:39
石钟山的赏析
钟山只隔数重山的钟山在哪

钟山,南京紫金山,人们常用“钟山”指南京.王安石于熙宁八年春天第二次拜相,奉神宗之诏,赴京上任.诗中“钟山”代指诗人家乡江宁(今南京市),因为江宁地处钟山(今南京紫金山).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叙写从

石钟山记的“虽”的解释

第一个虽解释为即使.即使有再大的风浪它也不会再响起来了.第二个虽解释为虽然.而渔夫船夫,虽然知道了却无法写下来.

钟山只隔数重山的钟山指哪里?

南京钟山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以中山陵为中心,包括紫金山、玄武湖两大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古迹文物,有着“金陵毓

石钟山记写的是哪里

现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与长江汇流处的小石钟山.

关于《石钟山记 》的题目

1.以为2,这种3,代词,4,但是,然而5,更,更加6,所说的

钟山只隔万重山的钟山指哪里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的钟山在哪

这是地理描写,只为后面的主题铺垫的京口就是今日的江苏镇江市,靠长江边,瓜洲是对岸的一个小岛(现在已经没有了),因为这儿也是大运河的长江出口,所以水上交通很繁忙.钟山就是南京.南京城内有钟山诗的意思是镇

石钟山记的赏析文章的分析

http://baike.baidu.com/view/118646.html?wtp=tt《石钟山记》作者苏轼,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石钟山记》的文言文翻译

《石钟山记》《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王安石的钟山即事

解题思路:平时要多积累古诗词。解题过程:赏析:这首诗表达的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时的所见所感。看似脱去世故,其还是人退而心不退,故作此诗,以表达心中的不平。在诗人王安石的笔下,

关于《石钟山记》的问题

1.的2.表判断3.取消句子独立性4.他,代词5.代石头6.的1.无意义2.他的3.其中4.它的5.它的

钟山只隔数重山的“钟山”指()

南京紫金山再问:是吗?再答:当然,哥哥当年上学老师还说过的

苏轼《石钟山记》的翻译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石钟山记 阐述观点石钟山记中阐述观点的名句是?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石钟山雁的读后感 200字

这是一篇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动物版梁祝的爱情故事,更是一篇执着于自己的梦想,用肉体上的永生换取精神自由的励志佳作.作者想借助雁向我们读者传达什么?我们又能从文本中真正地感受到什么?认识什么?这都是在教

石钟山《雁》的赏析赏析!多一点

雁》的主题浅探邓肖杨上星期四的晚上,侧卧床头,认真地阅读了语文教材上的每一篇文章,因为我在为下周二的研讨课挑选课文.当读完《雁》这篇小说的时候,其实也说不出它在选材、写作手法、结构上到底有什么特色和独

石钟山《雁》的赏析

兄弟,我帮你,:峻梨涪≡

石钟山记中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石钟山记中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

石钟山记中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焉的含义

1楼的答案应该是错误的!焉在这里是兼词,是“于也”的合音.即“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于也”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