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通过点p(2 -1 -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09:52:40
求通过点p(2 -1 -1)
已知点P(2,3)和直线l:x+y+1 =0求点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的坐标

/>设过P和p'点的直线为l':y=kx+b由对称性可知直线l':y=kx+b和直线l:x+y+1=0垂直,即斜率互为负倒数所以l':y=x+b点P(2,3)在l'上,所以有3=2+b,得b=1所以l

已知P1(2,-1),P2(-1,3)P在直线P1P2上.求P点坐标

有两种情况,如图作P2C∥y,作AP⊥P2C,P1B⊥P2C,P'C⊥P2C易得BP1=3,P2B=4①∵|PP|=⅔|PP2|AP=⅗BP1=9/5∴Px=9/5+P

求点P(-4,2)关于直线l:2x-y+1=0的对称点P'的坐标

PP'所在直线斜率=-1/2PP’:Y=-1/2X+B,过P(-4,2)B=0,PP’:Y=-X/2PP’与2x-y+1=0交点O(-2/5,1/5)P’(M,N)O为PP’中点(M-4)/2=-2/

点A(-3,2),P(-1,0),将点A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设B(x,y),得(x+3)^2+(y-2)^2=16,(x+1)^2+y^2=8,联立得B(1,2)再问:这个我没学过哎,初二的再答:勾股定理、平面坐标系中两点的距离的计算结合一下

一束光线从点A(-2,3)射入,经x轴上点P反射后,通过点B(5,7),求点P的坐标.

法一:由光的反射原理,知kAP=-kBP设P(x,0),则0−3x−(−2)=−0−7x−5,解得x=110,即P(110,0).法二:由题意,知x轴是镜面,入射点A(-2,3)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1

一次函数的图像通过点P{-2,3},且与直线Y=-1/2X平行,求这个函数的关系式.__

因为所求一次函数与直线y=(-1/2)x平行,所以一次函数的斜率为-1/2设函数为y=(-1/2)x+b又知函数经过P点,代入得b=2所以一次函数为y=(-1//2)x+2

问一道关于向量的题.已知点M(3,2)和点P(4,-1),求点M关于点P的对称点N的坐标.

过点M(3,2)和点P(4,-1)的直线斜率为k=(-1-2)/(4-3)=-3,则可设此直线方程方程为y=-3x+b,将点M(3,2)代入,得2=-3*3+b解得b=7所以直线方程是y=-3x+11

求通过点P(2,-1,1)且同时垂直于平面x-y=0和yOz平面的平面方程

平面x-y=0法向量(1,-1,0)yOz平面的法向量(1,0,0)求他们的向量积再代入点法式方程问题解决了!

一次函数的图像通过点p(-2,3),且与直线y=1/2x平行.求这个函数关系式.

设解析式为y=1/2x+b,把x=-2,y=3代入,得-1+b=3,∴b=4,∴解析式为y=1/2x+4

如果点A(-3,6)与点B关于点P(2,-1)对称,求点B坐标

设B点坐标为(X,Y),则(X+(-3))/2=2x-3=4x=7(y-6)/2=-1y-6=-2y=4所以点B坐标为(7,4)

高等数学习题解法1.求过点p(1,4,-1)且与p0和原点连接相互垂直的平面方程2.通过点(2,-3,8)且与z轴平行的

1.所求平面的法向量:OM={1,7,-3}一般平面方程为:AX+BY+CZ+D=0所以该平面的方程为:X+7Y-3Z+D=0将点M(1,7,-3)带入上式得D=-59所求方程为X+7Y-3Z-59=

已知点P(2,-1),求过点 P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l的方程

过P(2,-1)的圆是x^2+y^2=5此直线与圆相切于P故直线斜率为2所以直线方程为y+1=2(x-2)

已知点p(2,1),求过点p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的方程

你可以画一下图,原点为O,过P点随便画一条直线,做O点到直线的垂直线,设交点为A,因为直角三角形PAO中,斜边PO总大于AO,所以只有当A点与P点重合,即PO垂直于直线时,原点与直线的距离最大,可求得

一次函数的图像通过点P(-2,3),且与直线y=(-1/2)x平行.求这个函数关系式

因为所求一次函数与直线y=(-1/2)x平行,所以一次函数的斜率为-1/2设函数为y=(-1/2)x+b又知函数经过P点,代入得b=4所以一次函数为y=(-1//2)x+4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3,2)和点B(-1,-6),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通过计算说明点P(2m,4m,-4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根据题意得:2=3K+b-6=-K+b解得:K=4,b=-10,∴Y=4K-10,当X=2m时,Y=8m-10≠4m-4,∴P(2m,4m-10)不在直线上.

求过点P(3,-1,2)并且通过x轴的平面方程

应该是-B+2C=0取C=1,则B=2C=2所以方程应该是2y+z=0你的方程对不对,把坐标代入,一试便知!【你的其它过程都应该值得肯定.】

如果点M(3,4)与点N关于点P(1,-2)对称 求点N

依题意,点p是中点,设N(x,y)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3)/2=1(y+4)/2=-2解得x=-1,y=-8所以N(-1,-8)

求点P(1,2,-3)关于点M(3,-7,6)的对称点坐标

设其对称点为Q,P,Q关于M对称,说明M是线段PQ的中点,得PM=MQ再设Q(x,y,z),得Px+Qx=2Mx,Py+Qy=2My,Pz+Qz=2Mz,代入对应值,易得Qx=2*3-1=5,Qy=2

已知点P(-1,2),分别求点P关于原点,X轴,Y轴的对称坐标

关于原点(1,-2)关于X轴(-1,-2)关于Y轴(1,2)

求通过点P(2,0,-1)且又通过直线(x+1)/2=y/-1=(z-2)/3的平面方程

这个直线通过点(-1,0,2),用这点和P点得到一个向量,用这个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差乘就能得到平面的法向量.后面应该你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