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实验作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09:23:02
氨气的实验作业
氨气与氧气实验现象

具体点啊,什么条件啊.是反应,还是生成?再问:氨气和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再答:条件是点燃吗?再问:催化剂加热再答:就是有小水珠产生

氨气加氧气,以Pt为催化剂的实验现象

将烧热的铂丝伸入氨气和氧气的混合物中,铂丝附近有红棕色的气体出现.原因是氨气和氧气在铂的催化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的实验结束后尾气怎么处理

这类题,只有注意思路,才能触类旁通.做的时候想尾气是谁,是氨气,当然就是吸收氨气,再想,氨气性质用水或稀酸液吸收,即可但是,要注意,氨气极易溶于水,一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所以,吸收时为防止倒吸,

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具体步骤以及实验现象 原理等还有注意事项

1.实验原理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少量的水即可溶解大量的氨(1:700),使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上边的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2.实验现象产生红色喷泉(氨溶于水后形成

化学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塞子插倒置的烧瓶(喷泉发生的地方)一个孔插胶头滴管(引发喷泉的关键)另一个插长导管,连接苯酚溶液

盐雾实验的标准作业流程

盐雾试验是一种人工加速腐蚀方法,考核零件抵抗腐蚀破坏的能力,所用的浓度有3%、5%、20%,常用的是5%的氯化钠溶液,它把盐水喷成细雾,然后把试样置于盐雾中进行耐蚀性试验.一般规定在温度35加减2度,

标准状况下,一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那装满氨气的烧瓶做喷泉实验时,岂不是进去一点水就能溶解完了

一滴水进去确实都溶了,但因为原来充满了氨气,一下子全溶了烧瓶内压强骤然减小,因此水就被吸进去了,直到全充满了内外压强才相等.

化学氨气喷泉实验甲、乙两组同学用干燥的圆底烧瓶各收集一瓶氨气,根据图B喷泉实验的装置进行实验,都观察到美丽的红色喷泉.甲

等于甲进的水少,说明甲收集的氨气少;乙进的水多,说明乙收集的氨气多.但二者进入的水都是因为氨气溶于水而产生内外气压差而被压入的.既然都是氨气自己溶进去的,所以物质的量浓度应该一样.

实验制取氨气棉花的作用

有两处用到绵花,第一处是反应试管中.目地:防止反应物堵塞导气管,第二处是收集处,一楼说的.防止空气对流,收集到的不纯.这个我做过,那时没写对让老师骂了…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的绪论作业答案

主要是第四题吧就照前面的公式那个表带入计算啦啦.还有最后一题的几个全错.

氨气的喷泉实验.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氨气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0.5倍,用此氨气做喷泉实验,液体上升到容器容积的————

假设烧瓶中的氨气的体积为a,空气的体积为b.则:10.5X2=(aX17+bX29)÷(a+b)(原因: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比,平均摩尔质量等于总质量除总的物质的量)解得:a/b=1/2所以液体上升到容

"如何用只用试管和烧杯做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实验"

收集一试管氨气,用拇指堵住管口,浸入烧杯的水中,松开拇指,氨气溶解在水中,水几乎充满整个试管.

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制取氨气的实验中,黄色物质是什么

将黄色物质溶于少量水中,分别用KSCN和K4[Fe(CN)6]检验,当加入KSCN时生成血红色溶液,当加入K4[Fe(CN)6]时产生深蓝色沉淀.这说明黄色杂质中含有Fe3+.检验氯化铵,发现氯化铵中

用氨气做“喷泉”实验没有成功 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选BA中因为烧瓶潮湿,所以氨气都溶在水里了,压强差太小.C中因为气密性差,所以压强差小.D中因为氨气太少,所以得到的压强差小.而B中所说水中加了酚酞,并不影响氨气溶于水,故选B.

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的实验现象

NH3气与浓盐酸挥发的HCl气相遇化合生成微小的NH4Cl晶体,在空气中产生大量的白烟.:NH3+HCl=NH4Cl

求验证“氨气可在纯氧中点燃,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的实验方案.

将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在收集氮气在纯氧中通电,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即可

氨气喷泉实验用喷泉实验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含酚酞)上喷 若测得C装置烧瓶中NH3的质量是相

空气的式量是29,干燥氨气中含有空气,用十字相乘法下面不是18而是29,氨气溶解度1:700,所以氨气全部溶解后那部分体积被水占据,其余剩下的部分是空气

制取和收集氨气的方法(实验器材及注意点)

Ca(OH)2(s)+2NH4Cl(s)=(Δ)CaCl2+2NH3↑+2H2O器材用“固-固加热置气”,在大试管中加入固体Ca(OH)2和固体NH4Cl,瓶口塞上棉花,收集方法用向下排空气法,验满用

氯化氢氨气二氧化氮进行喷泉实验

HCL与NH3反应使压强变小,从而使容器中的水或者其他液体向上喷,从而形成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