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圆柱形铝金属块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6 02:06:57
李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圆柱形铝金属块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
A、B是初中化学学过的两种黑色物质,将它们按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黑色物质和红色物质,A+B又会生成气体C和红色的物质D,AB都是黑色物质,A在高温条件下会与气体C生成气体E,可以判断出D是铜,B就是氧化铜,C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高温会生成一氧

小明为了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进行了下列实验如图所示:

细棍两端能平衡.因为在热水中浸过的瓶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使气球鼓起来,但质量不变.细棍两端不能平衡.因为扎破气球放走了一部分空气.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空气有质量.

(2008•白下区二模)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1个小纸杯、4个、9个叠放

(1)由图可以看出,同一组实验:杯子在相等时间内下落的路程相等,所以杯子做匀速直线运动.(2)杯子在下落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又因为在下落过程中,杯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空气对杯子竖直向

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

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小桶对吸盘的拉力(桶和细砂的重力)等于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即P大气S=mg.故可得大气压P大气=mgS=mgπ•(d2)2 =4mgπ•d2.实验产生的误差主要是因为实验过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仪器进行“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己知小灯泡额定电压是2.5V,(1)将图14的电路连接

(1)如图所示;(2)左;0.2(3)小明;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而不是功率的平均值;(4)步骤: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小值端,读出电流表示数I1;②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值端,读出

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2NaOH+CO2=Na2CO3+H2O有气泡产生.因为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3)氯化钠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①此问没有曲线,无法回答.把

(2012•岑溪市一模)某校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2)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交流讨论】①氢氧化钠

问一道初中科学题为了验证空气有质量,小明进行了实验,(一)取一支轻质、粗细均匀的直木条,用刻度尺确定其中点,用细线将其悬

设气球的质量是m空气质量M,假设未充气的气球里面完全没有空气,乙中A的体积V由此可得,甲mg=mg;乙A:F=mg-ρVg+Mg;B:F=mg由于乙中A受到浮力,且排开气体的体积,近似等于气球体积,故

19.为探究弹簧在受到拉力的时候,伸长的长度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张翔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应该加上“在弹簧拉伸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原长为5厘米量程为8N3要主意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否则可能会损坏测力计的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1个小纸杯、4个、9个叠放在一起的相同小纸杯,由不

(1)匀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物体位移相等(2)空气阻力等于重力第三组(9个纸杯)(3)物体速度越大空气阻力越大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NaOH+HCl=NaCl+H₂O(2)瘪气球变大(由于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导致瓶内气压变小所致)①NaCl②NaOH和Ca(OH)₂【实验设计】①小亮②无白色沉淀,溶液

(2012•香坊区一模)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趣味实验:在室温条件下,将稀盐酸加入到盛有镁条的试管中.进行观察.

(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镁条不断溶解,产生大量的气泡;红墨水进入长颈漏斗中.故填:镁条不断溶解,产生大量的气泡;红墨水进入长颈漏斗中.(2)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镁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

(2013•潍城区一模)李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

A、当甲乙两端的电压均为3V时,I甲=0.6A,I乙=0.3A,I甲>I乙,所以R甲<R乙,故A正确.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的,与外加的电压、电流值无关.故B错误

小明在实验探究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那两个不是探头,是压强计的金属盒.水压在金属盒的橡皮膜上,将里面的空气挤进U形管内,可以显现金属盒受到的压强大小.选A,两个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水中所处的深度不同,甲的深度较深,乙较浅,由图可知,两个压强

(2014•河北模拟)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后,同学们将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

【交流讨论】(1)由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而氯化钠显中性又不易和其它物质反应,所以一定含有氯化钠;(2)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溶液中不能剩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因为二

(2011•安阳一模)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和水,直接已经平了,所以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

(2005•北京)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B进行趣味实验.

(1)使用装置A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则锥形瓶中的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变小,故填:CO2,NaOH溶液;(2)使用装置B进行实验时,将

(2005•溧水县模拟)如图所示是“水”中长“铜树”的探究实验,晓宏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进行了质量分析:将一根质量为80g

A、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生成的铜附着铝片上,而消耗铝的质量小于生成铜的质量,因此,铝片质量增加;增加量94-80为生成的铜与铝的质量之差;不是生成的铜的质量,故A错;B、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