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p 可能非p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08:41:00
必然p 可能非p
P(A)=0.8,P(B)=0.7,P(A|B)=0.8,求P(非A非B)

P(AB)=P(B)×P(A|B)=0.56P(非A非B)=1-P(A+B)P(A+B)=P(A)+P(B)-P(AB)=0.7+0.8-0.56=0.94P(非A非B)=1-P(A+B)=1-0.9

若P则Q的否定是什么?P,非Q还是非P,Q

合论易知)2.P成立并且Q不成立PQ均是指命题P和Q当然是命题,不知你如何理解.你要是在学集合论或数理逻辑书上该有证明.你可按集合论理解,命题理解为集合.命题P成立理解为存在x属于集合P.“P=>

非(P 且 Q)=(非 P)或(非 Q)

可以用维恩图解释,就是那种饼饼,还有交叉的,你去试试就知道了比如这样:A={1,2,3,4,5}B={4,5,6,7}非(A且B)=非({4,5})={1,2,3,6,7}验证定理:(非A)或(非B)

*p

p应该是一个指向指针的指针数据类型**p=&a如果p不是二维指针的话*p=&a则是错误的

若P(A)=0.5,P(B)=0.6,P(A|B)=0.8 求P(AB),P(A非B非),P(A-B)

P(AB)=P(B)×P(A|B)=0.48P(A∪B)=P(A)+P(B)-P(AB)=0.6+0.8-0.48=0.92根据摩根定理,P(A非∩B非)的非=P(A∪B),所以P(A非∩B非)=P(

P(A)=0.5,P(B)=0.7,P(AB)=0.3,求 (1)P(非A非B) (2)P(A非B)

你是不是高2再问:其实我们大二……再答:这是概率问题再问:谢谢,我已经做出来了再答:(1)0.1(2)0.2

非p或q和非p且q是什么意思

前面是指两个中的一个再答:后面有满足两个条件再问:p或q和p且q呢?再答:一样再答:不过前面的里面有非再答:即否再答:谢谢好评

逻辑:“P推出Q” 等同于 “非P或Q”吗?

是的,这是数理逻辑的一个很基础的定律,P=>Q非P或Q再问:有推理过程吗亲?再答:这个在逻辑推理中一般都是直接使用的,你可以用真值表来验证

用等值演算法证明:p->(q->p)非p->(p->非q)

p->(q->p)pV(qVp)(p)V(q)VppV(p)V(q)pV(pVq)pV(p->q)p->(p->q)

p

P值的英文原意为(statisticalsignificance)statistical是统计的,统计学的意思,significance是意义,重要性的意思,英文母语理解的significance并不

已知P(A)=0.3 P(B)=0.5 求P(非A),P(AB),P(非A B),P(非A非B)

那得知道A,B相互独立,否则没法算.若A,B相互独立,则P(非A)=1-P(A)=0.7P(AB)=P(A)P(B)=0.15P(非AB)=P(非A)*P(B)=0.7*0.5=0.35P(非A非B)

逻辑学中,逻辑学中,必然P 与可能非p,为矛盾关系.我理解不了啊.举个例子,女人,男人,矛盾关系.这个好理解.女人、男人

你觉得难以理解,是在于你没有弄清楚逻辑学用语和日常用语的区别,举个例子:“这次考试有的同学及格了”,这是一个特称判断,在逻辑学上称为“存在判断”.就是说它仅仅断定了“存在”有同学及格了,至于是少数、多

求助证明P(B(A+非B))=P(AB)

P(B(A+非B))=P(AB+B非B)由于B非B属于不可能时间故为0原式=P(AB)

逻辑学中的模态判断模态判断中“必然p”与“可能p”之间“必然非p”与“可能非p”之间存在从属关系,这个从属关系怎么理解.

即如果前真则后真,前假则后真假不定;如果后假则前假,后真则前真假不定.例如:如果“这个项目必然火”真则“这个项目可能火”真,“这个项目必然火”假则“这个项目可能火”真假不定;如果“这个项目可能火”假则

为什么(非p或q或非r)且非p且q等价于非P且Q

非p且q等值于非p且q且(r或非r)等值于(非p且q且r)或(非p且q且非r)(非p或q或非r)且非p且q等值于(非p且q且非p)或(非p且q且q)或(非p且q且非r)等值于(非p且q)或(非p且q且

设P(A)=0.5,P(B)=0.7,P(AB)=0.3,求 (1)P(非A非B) (2)P(A非B)

非A非B的对立事件是A或B(即A+B),因为P(A+B)=P(A)+P(B)-P(AB)=0.5+0.7-0.3=0.9,所以P(非A非B=1-P(A+B)=1-0.9=0.1,事件A=AB+A非B,

设P(AB)=P(A非B非),且P(A)=r,求P(B).

P(A非B非)=P((A+B)非)=1-P(A+B)=1-P(A)-P(B)+P(AB)=P(AB),所以P(B)=1-P(A)=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