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碘析出时,为什么要把溶解氧瓶放置暗处5分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0:02:14
当碘析出时,为什么要把溶解氧瓶放置暗处5分钟
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什么?为什么不会析出fe al?

依次析出铜氢气再答:当然最开始是没有铜的,最开始时还原铁离子到亚铁离子再答:所以根本不会析出铁铝再答:氢离子比亚铁离子,铝离子更容易被还原再问:为什么不会析出feal?再问:还原氢后再还原fe2+阿再

为什么硝酸钾降温时它的晶体会析出

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下降.

请问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为什么先要滴定至淡黄色再加淀粉溶液呢?可以在深黄色时就加吗?

主要是滴定终点准确与否的问题,颜色深,含碘多,此时加淀粉溶液易形成络合物,其离解较慢,就会发生颜色已澄清,但并未反应彻底,造成终点误判

陆地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水中溶解氧要高得多,为什么鱼会在陆地上死去?

鱼的呼吸器官是腮,我们陆地上的动物大多靠肺直接吸入空气呼吸,而腮的工作原理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并不是直接吸入氧气,所以在陆地上鱼没法生存

为什么在溶解氧测定时,淀粉溶液的加入要等待测液被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淡黄色?

先加NA2S2O3滴定更精确,碘分子遇淀粉的显色原理:淀粉微观结构为螺旋状,且有螺旋中有中央空穴,碘分子与直链淀粉中央空穴结合显蓝色,为保证NA2S2O3将全部的碘分子还原,所以先加NA2S2O3使其

为什么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必须在取样现场固定溶解氧?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你如果带回实验室,外部条件一变化,那么就说不清了,所以,现场固定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必要的.

冷却结晶时若没有晶体析出为什么用玻璃棒摩擦后就会有晶体析出

也不一定呢!但是用玻璃棒摩擦是为了产生适量的晶核,这样的问题一般是对于那种太过干净的容器,使得溶液里面没有晶核,因此很难析出晶体.

蒸发结晶时为什么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要停止加热

一方面固体太多容易加热不均匀,导致爆沸、晶体过热分解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余热将剩余水蒸干.前一个因素是主要原因.

为什么Qc大于Ksp时沉淀析出

目测你之前的化学反应平衡没弄熟.再答:这个是这样子的,因为Qc大于Ksp时,溶解的浓度乘积大于在该温度下的平衡浓度(短时间内的),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反应方向向左移动,则沉淀析出再答:不懂可以再追问

碘量法测溶解氧,滴定过程中淀粉溶液为什么要在溶液呈淡黄色后加入?

为了准确,淀粉也会消耗掉滴定的溶液,严格上来讲不管什么滴定方式都要这样,因为指示剂会消耗滴定液的量,只是有些滴定过程无法判断是否快到终点了

标沉淀符号把Na2CO3和NaHCO3放进装有蒸馏水的烧杯里,过一会NaHCO3析出,问为什么要标↓符号。我看下面两位没

首先NaHCO3是因为饱和而析出晶体,已经是固体,不在溶液中,所以要加沉淀符号.原理是Na2CO3+CO2+H2O-------2NaHCO3导致溶液中NaHCO3过饱和析出这个问题和饱和的Ca(OH

测定溶解度为什么要记录晶体最初析出时的温度

晶体最初析出时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在研究水体污染时,为什么了污染物外,还要考虑水中溶解氧

首先,DO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你水体污染的特征,比如说DO很低,这就说明你的水体长期在缺氧状态下存在,往往水体呈现出黑色带有臭气的特点.其次,采用污水的生物处理时,水体中DO是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之一

有那些因素影响水里的溶解氧含量?为什么?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与水面上方的氧气分压力成正比.

为什么化学实验后析出的晶体要洗涤?

化学析出的晶体一般为难溶于水的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时候晶体表面可能带有反应的溶液或生成的其他溶液,析出后洗涤会使得晶体更加纯净.

把分别盛有熔融的MgCl2和Al2O3两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当有3.6g Mg析出时,则

当有3.6gMg析出时,n(Mg)=mM=3.6g 24g/mol=0.15mol,每生成1molMg转移2mol电子,所以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5mol×2=0.3mol;电解生成Al时

为什么要摩擦试管内壁使晶体析出

即使溶液达到过饱和也不一定能形成晶体,因为结晶需要晶核,摩擦试管内壁即有一些玻璃微屑脱落,可充当晶核,从而使晶体析出

化学需氧量是水中溶解氧的指标吗?为什么?生化需氧量呢?

不是,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简写COD,是指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可大致表示污水中的有机物量.我们一般采用为CODMn,我当年毕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