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电阻的功率因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10:21:06
并联电阻的功率因数
在交流电路中电容与电阻电感并联在电路中,知道电压、电流、功率因数、频率.求电容的容抗

知道电压电流可以求出视在容量S;知道功率因数,可以求出无功容量;根据无功容量可以算出电抗值(容抗和感抗并联值),但是要计算出容抗,还缺少条件.

并联电容器为什么不能提高感性负载本身的功率因数

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是这个负载的固有特性,它的所有参数在制造出来的时候,就固化了,是无法改变的.如同你穿上高跟鞋,整体高度是高了,但是你的身高依旧不变.

并联电阻的公式求并联总电阻的公式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分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1/R1+1/R2+1/R3+………变形即R=R1*R2*R3*……*Rn/R1+R2+R3+…………+Rn如果是n个相同的电阻并联,电阻R=R

并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是不是并联的越多越好?为什么?

并联电容可以与供电回路中的电感型负荷中的电感对消,从而改善回路的功率因数.如果电容接多了,回路呈现电容型,其功率因数将再次下降,这次是因为容性负荷过多而引起的无功功率增加.所以并联电容量应当略超过回路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

解题思路: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解题过程:varSWOC={};SWOC.tip=false;try{SWOCX2.OpenFile("http://dayi.prcedu.com/

欧姆定律 电阻的并联 7

由“干路中的电流是R1中电流的2倍”可以得知R1=R2+R3,所以R1=1/3R1+30=45Ω,R2=15Ω

在交流电路中,电容与电感和可变电阻并联,当电阻变化时,电压、电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变化情况?

当电阻往小方向滑动时,阻性电流减小,功率因数减小.当电阻向大方向滑动时,阻性分量增大,功率因数增加.再问:能说的再详细一些吗,最好借用公式说明一下再答:因为在简单,用公式说反而更复杂。C并联在电源上无

提高线路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器法?所并联的电容器是否越大越好?

采用并联电容器法不影响线路上负荷的使用,不改变电力供应的基本特性.并联的电容器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与负荷的无功功率相适应.并联电容器容量过大会造成过补偿,功率因数同样降低.

欧姆定律 电阻的并联 5

先算灯L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得到IL=UL/RL=6V/10欧=0.6A∴R1电流=I总-IL=1A-0.6A=0.4A∵并联∴U=UL=U1∵R1=U/I1=9V/0.4A=22.5欧

某感性负载上并联一个电阻性负载,电路的功率因数怎么变,为什么

功率因素会提高.原因是: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电阻负载被增加到电路中,有功功率比例增加,所以,功率因素增加.再

电阻的并联

解题思路:根据并联电阻的公式解题过程:varSWOC={};SWOC.tip=false;try{SWOCX2.OpenFile("http://dayi.prcedu.com/include/rea

日光灯的功率因数时0.5,将其与一个电感并联,总功率因数如何变化?

日光灯由于电感镇流器的存在,本身就是电感性负载,你再并联电感,就会使功率因数更加下降.

提高日光灯功率因数试验,并联电容器后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因是什么

我来回答下并联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原理:用通俗的解释就是在并联电容之前,电感单独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它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全部由电源供给.并联电容后,电感与电容也进行着能量交换,或者说电容“产生”的无功功率

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可以提高线路功率因数,是否并联越大,功率因数就提的约高

在现实中把每个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是不现实的,而在工厂供电中,电业局要求的功率因数一般在0.95到0.98之间最好,太高太低他们都会罚款的,不过如果补偿合适的话按照政策是有奖励的,不过大多是罚多奖少的

电感和电阻并联,合成功率因数如何计算

相位差90度,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算

请问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后,是提高了总的功率因数还是负载本身的功率因数,

提高了总的功率因数.负载本身的功率是由负载的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是不能改变.

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谐振电路,电阻越大,电路的功率因数越( ),品质因数越(

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谐振电路,电阻越大,电路的功率因数越(大),品质因数越(小)?再问:您能告诉我为什么吗?再答:功率因数与电阻成正比,品质因数与电阻成反比。再问:谢谢!请问是从COS()=P/S考

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是提高负载功率因数还是线路的功率因数

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是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负载的功率因素是固定的,由负载本身决定.

功率因数补偿器的设计为什么并联电容补偿,而不是电阻?

电阻性负载是属於中性,无所谓功率因数的问题,也补偿不了.通常大电力设备都属於感抗性负载,如马达,它的特性是电压超前电流90度,然而电容器的特性是电流超前电压90度.刚好与电感性负载产生互补,所以就用电

为什么总并联电容器的方法提高功率因数

因为实际生产中的负载多是感性负载(工业中那么多电动机).所以用电容器补偿.串联方式的话,对电容器的容量要求高.所以多采用并联电容器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