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双缝间距d=0.4双缝到屏的距离D=1.2M10个条纹的总宽度为15mm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3 11:58:28
已知双缝间距d=0.4双缝到屏的距离D=1.2M10个条纹的总宽度为15mm
1、一中子束通过晶体发生衍射,已知晶面间距d=7.32×10^(-2)nm,中子的动能Ek=4.2eV,求对此晶面簇发生

解题思路:Q1.先用第二道题的方法求出中子的波长2*d*sin(theta)=n*lambda注意略射角=90(degree)-thetaQ2.E=m*pm:massP:momentump=h(bar

管道流速计算 已知一个开式水箱,出水口与水面间距h,出水口直径d,保持水面高度不变,求出水速度V.

V^2/(2*g)=h+d/2这个计算式是由伯努利方程简化得出的(前题条件是出口是联通大气,且计算过程中未考虑到局部损失、、、)还有感觉是不能作为计算的判定依据(实验才具有说服力)、、5厘米直径的出水

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是指那个间距

红色的,就是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为减小误差,常选用两相邻条纹中心距离测量再问:那两条暗纹中央的也算吗?再答:嗯,是一样的再问:△X=Lλ/D中的△X两条相邻亮条纹的距离?你确定?我们老师讲的是相

物理 双缝干涉测波长在利用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屏的距离为0.600m,两狭缝间距离为0.25*10 -3m

测出N条亮(暗)纹间的距离a,就可以求出相邻两条亮(暗)纹间的距离△X=a/(n-1).比如有4棵大树,这4棵树之间有3个间隙.所以N棵树之间有N-1个间隙.同理,n条亮(暗)条纹之间的间隙也是有n-

已知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B板,A板带正电)间距离 d=4mm,充电后两极电势差为120v,

这种情况下,一般不考虑电子所受的重力.不知道你是否把题目写完了,因为“若它的电容为3uF,且P到A板距离为1mm(P在A和B板之间)”这个条件对考虑电场力做功是没用的条件.如果就按题目所述解答的话,很

双缝干涉实验中干涉条纹的宽度是Lλ/d 还是Lλ/2d 条纹间距和条纹宽度有什么区别,还是相等,

那个公式书理有,好像是△x=Lλ÷d,条纹间距是两个条纹之间的距离,而条纹宽度是一个条纹的宽度再问:���������Ƽ������ƿ��Ϊʲô����ȣ��������Ƽ�಻�����м������

已知线段AB⊥平面a,BC属于a,CD⊥BC,且CD与a成角30°,若AB=BC=CD=2,求A,D间距离.

这种题要用我们老师以前教的叫:首尾相连法,其实就是空间距离公式吧即:向量AD=向量AB+向量BC+向量CD那么可以用等号两边同时平方法得到AB之间的距离公式有题可知,AB与CO的夹角为∠α=60°那么

18.(8分)利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红光波长,已知双缝间距是0.5mm,缝到屏的距离是lm,

双缝干涉试验中干涉图像间距Deltax=Lambda*L/d.其中d为双缝间距,L为双缝至观察屏距离.本题中干涉图样间距为4.5mm/300因此波长=Deltax*d/L=4.5/300/1000*0

(2011•湖州模拟)(1)某同学用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已知双缝间距离为d,双缝到毛玻璃屏间距离为L,实验时先移

(1)游标卡尺的读数x1=0mm+0.02×15mm=0.30mm,x2=14mm+0.02×24mm=14.48mm.根据△x=Ldλ得,λ=△xdL=(x7−x1)d6L.(2)A物体的质量为0.

如图所示,已知平行板电容器两级板间距离d=4毫米,充电后两级电势差为120伏.若它的电容为3微法,且P到A板距离为1毫米

(1)根据电容的定义式,有Q=CU=3×10-6×120=3.6×10-4C即每一板带电量均为3.6×10-4C.(2)场强为:E=Ud=1200.004=3×104V/m故P点的电势能为:Ep=Wp

已知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B板,A板带正电)间距离 d=4mm,充电后两极电势差为120v,已知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

1.规定B板电势为零,则P点电势φ=120*1/4V=30V所以电子具有的电势能为30eV=4.8*10^-18J(该点电势能与零电势的选取有关)2.U=120V,根据E=U/d可知,E=(120/4

长为L=5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在AB和CD两杆的顶端A,C处,两杆竖立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杆水平间距离位D=4M 绳上有一

重物静止时,光滑轻质挂钩在绳的中点M,设M点两边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cona=(D/2)/(L/2)=(4/2)/(5/2)=0.8,由此得sina=0.6M点受两边绳斜向上张力Ta和Tc和挂钩向下

(2006•南京一模)利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双缝间距d=0.4mm,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l=0.5m,用某种单色

(1)A位置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1mm,游标读数为0.1×1mm=0.1mm,所以最终读数为11.1mm.B位置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5mm,游标读数为0.1×6mm=0.6mm,所以最终读数为15

双棱镜干涉实验中,可用透镜二次成像法测量虚光源间距d,如何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证明d=根号d1*d2

记光源到透镜、透镜到透镜焦点、透镜焦点的距离分别为m f l ,则m+f+l 为常数,根据相似三角形列两个比例式,可根据韦达定理得出l1*l2=f*f.焦距f与

(2013•成都模拟)如图所示,M、N为水平放置、互相平行且厚度不计的两金属板,间距d=35cm,已知N板电势高,两板间

对应于油滴运动全程,由动能定理得:-mg(d+h)-qU=0-12mv20故,v0=2g(d+h)+2qUm=4m/s答:油滴上抛的初速度为4m/s

如图所示,a、b、c、d为匀强电场中四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距离为2cm,已知Uac=60V,求:

(1)AC间的距离为4cm.则E=UACd=600.04V/m=1500V/m.故匀强电场的场强为1500V/m.(2)根据A点的电势大于C点的电势,知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右.UAB=1500×0.0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已知缝A和B的间距为d=3.3mm,狭缝到光屏的距离L=3.0m,单色光的波长=500nm.

波动光学,一个条纹对应一个波长的光程差,干涉条纹下移N个条纹,就是光程差变化了N个波长.再问:那增加的光程为δ=(n-1)L=10.5λ是什么意思呢,直射率和L有什么关系再答:原来在空气中传播,光程为

日照间距系数计算!已知条件,后面的楼高8.8米,两楼间距19.8米,现在想知道前面的楼多高根据公式:日照间距系数=D/H

tanh=(H-H1)/D,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D=(H-H1)/tanh;式中:h—太阳高度角H—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H1—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D-----日照间距当然也可以根据日照间距系数

有带电平行板电容器竖直放置,板间距d=0.1m、板间电势差

答案:7.2cm解析:水平方向:电场力为F=(U/d)*q加速度a=F/m小球向左运动到最远的时间为t=(0-VA)/a=0.06s在这段时间内向右运动的距离s=VA*t-1/2*a*t^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