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原先量筒中水的体积和集气瓶的体积相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19:34:37
已知原先量筒中水的体积和集气瓶的体积相
量筒中水的体积是100ml,放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这时水的体积是150ml,用针把木块全部压入水中,这时水的体积是200m

漂浮的时候F浮=GG=F浮=ρ液gV排=1000*10*50*10^-6=0.5Nm木=G/g=0.05kgV木=100*10^-6m^3=10^-4m^3ρ木=m木/V木=0.05/10^-4=50

有一块体积较大,因而放不进量筒的石块,现有烧杯、量筒和水,请设计实验测出该石块的体积.

先在烧杯内装满水,直到不溢出为止.然后把量筒方在烧杯的下方,把石块放入烧杯中并浸没,用量筒接住溢出的水,直到水不溢出为止.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A图装置为_______的实验装置,所需红磷反应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具有_______的性质.已知原先量筒中水的体积和集气

A图装置为___红磷燃烧试验____的实验装置,所需红磷反应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具有__不助燃_____的性质.已知原先量筒中水的体积和集气瓶的体积相同,量筒中水的作用是_____冷却作用______.

那个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俯视仰视的正确读数是偏大还是偏小?分量取已知体积和量取体积两种情况,带图最好.

量筒“0”刻度在下边,仰视时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下,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高;俯视时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上,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低.以上是对一定体积液体读数,如果是量取一

一个铁球的质量为79克,量筒中水的体积60立方厘米,放入铁球后水的体积75立方厘米,算出空心部分得体积.

从题目意思看,放入铁球后,铁球浸入水中的体积(即排开的水的体积)是V排=75-60=15立方厘米.所以铁球受到的浮力是F浮=ρ水*g*V排=1*10^3*10*[15*10^(-6)]=0.15牛,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量筒中水的作用

由于氧气燃烧掉了量筒里的的气体体积减小通过量筒里的水可以看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用天平测得小铝球的质量,有量筒和水测得小球的体积,数据如下(已知P铝=2.7g)

1ρ球=m铝/V球=m铝/(V总-V水)=54g/(70ml-40ml)=1.8g/cm三次方<2.7g/cm三次方答不是2V空=V球-V铝=(V总-V水)-m铝/ρ铝=……=10cm三次方答空心部分

怎样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先把要测量体积的液体倒入适量(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与量筒中,将量筒置于水平桌面上,度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这样就可以啦!

读量筒示数,俯视和仰视体积的变化

再问:俯视体积偏小仰视体积偏大对么再答:俯视,读数偏大(实际值偏小);仰视,读数偏小(实际值偏大)。

红磷燃烧试验中,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

红磷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固体白烟.所以减少了氧气,压强减小,由水来平衡压强,进入的水就代替了氧气体积

已知体积为V的烧杯,石块,弹簧测力计,盐水.求盐水密度,谢谢(没有水和量筒)

石块应该给多个将烧杯放在盐水表面,使烧杯漂浮在盐水上,向烧杯中逐渐放入石块,直到杯口与盐水表面相平为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此时杯子与石块的总重G总由于是漂浮,F浮=G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gV排

利用量筒可以测量液体和什么固体的体积

利用量筒可以测量液体和粉末状固体的体积

怎样测量鸡蛋的体积?不用烧杯和量筒

准备一只圆柱形的水杯,先算出水杯盛满水的体积,将鸡蛋放入水杯后加满水,再取出鸡蛋,再算出剩余水的体积,满杯水的体积减去剩余水的体积就等于鸡蛋的体积.

将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没入盛水量筒中,已知量筒的底面积为12平方厘米,问量筒中水面升高了多少

先求正方体的体积=2*2*2=8立方厘米量筒中水面升高了:8/12=2/3厘米约等于0.67厘米

将棱长为二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放入盛水量筒中,已知量筒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问量筒中水面升高了多少厘米?

2*2*2=8(立方厘米)……正方体体积8÷12=2/3(厘米)……水面升高的再答:不客气:)

怎样用量筒(或量杯)和水测出较大金属块(不能直接放进量筒)的体积?

找一个烧杯斜放着,向烧杯中加水,直至刚好溢出水,然后将金属块轻轻(可以系上线)放入烧杯中,用量筒接住溢出的水,则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金属块的体积.

一个实心铝球,质量为81g,则铝球的体积是______cm3,若放进装有1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将升高到_____

(1)∵ρ=mV,∴质量m=81g,密度ρ=2.7g/cm3 的实心铝球,它的体积V=mρ=81g2.7g/cm3=30cm3;(2)将铝球放进装有1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将升高到18

一定要现在和原先的.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