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体经过这两个透镜的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6 02:38:50
小物体经过这两个透镜的像
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25厘米处,已知透镜焦距为10厘米,则物体通过凸透镜生成的是____像

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25厘米处————物距为25cm已知透镜焦距为10厘米————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此时应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一个物体放在距离透镜20厘米处恰能放大三倍的像,则透镜的焦距是?其中透镜指什么?原理是什么?

肯定是凸透镜,只有凸透镜才能成放大的像.可以自己画个图,根据几何关系的相似成比例,可以得出:放大的虚像时焦距是30cm,放大的实像时焦距是15cm.

一个物体放在距离透镜20厘米处恰能放大三倍的像,则透镜的焦距是?其中透镜指什么?原理是什么?...

成放大的像,镜片为凸透镜,且在焦距内,其他情况都是缩小的像或者不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如图(图不能上载,自己画吧),b为物距,a为像距,f为焦距.b/a=h/3h,故a=3b=60f/(a+f)=h/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内,像到透镜的距离,像的性质分别为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虚象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象大于二倍焦距呢成倒立缩小实象

两个薄透镜L1和L2共轴放置,如图所示.已知L1的焦距f1=f ,L2的焦距f2=—f,两透镜间距离也是f.小物体位于物

31届的题吧?这是道原题.前几届考过.再问:没错,您会解吗再答:会呀。首先凸透镜成像,成在1镜右1.5倍焦距处。但他相对于镜2是成在镜右0.5倍焦距处的虚物,带入公式时物距取负0.5f,得到相距-1f

焦距为f的透镜成一个放大率 的像.由此可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为(AB)

应是成一个放大率为M的像吧?此题可是凸透镜,也可是凹透镜.按透镜成像去处理.

物体经过凸透镜在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若使透镜向远离物体的方向移动,物体仍能在光屏上成像,可采取的方法是:1.移动透镜,使

选2其实这题很脑残物体与屏不动,只是透镜动,它在两者之间动来动去,只能在唯一的位置才能使物体能在光屏上成像,所以开始使透镜向远离物体的方向移动,那就把它移回去,就是说,要把透镜靠近物体其实这题把“若使

如图所示,A1B1为物体AB经某透镜所成的像,则此透镜是什么透镜?

图我不作了,做法给你写出来连接AA1、BB1,并延长相交于点D,即凹透镜的光心O,延长BA和B1A1,并相交于C点,即凹透镜上的一点,连接CO即可确定凹透镜的位置,过光心作CO的垂线即凹透镜的主光轴D

如图所示,A1B1为物体AB经某透镜所成的像,则此透镜是什么透镜?检举 | 2012-1-7 22:16 提问者:juy

一定不是凸透镜凸透镜的确也可以成缩小的像,但凸透镜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所以这个必定不是凸透镜.

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______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像.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原理是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凸;倒立、缩小的

比较凸透镜焦距的大小为了比较甲乙两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小明先后用这两个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使烛焰,透镜和光屏在同一直线上

甲的焦距大.理由:甲成缩小像,像距必小于两倍焦距而大于一倍焦距.很明显,甲的两倍焦距必定要超过20CM的像距,因此甲的焦距大于10CM.乙成放大像,像距必大于两倍焦距.20CM的像距已经超过了乙的两倍

凸透镜使物体成倒立的实像时,像到透镜的距离是( )

D因为照相机在一倍焦距和两倍之间,投影仪在两倍

如图所示,AA′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试用作图法找出凸透镜的位置、透镜的焦点F的位置,以及成

连接物像的端点S、S′并延长与主光轴交于O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过O点垂直主光轴作出凸透镜;从S点平行于主光轴作一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与主光轴的交点为焦点F,如图所示:利用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