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不可以讨伐颛臾的三点理由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05:04:44
孔子认为不可以讨伐颛臾的三点理由是什么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是什么?急!

孔子尊王权,尊君权.注意,是季氏将伐颛臾,而不是鲁公伐颛顼.而又是孔子的学生在助纣为虐,所以孔子坚决反对.还可以参考孔子说过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等.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

以孔子的"克己复礼'

严格要求自己,以恢复周礼为己任.

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能做老师

孔子认为很多人都是自己的老师.但是他认为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时常复习原有的知识,而且还要通过复习发现新的东西,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够不断以新的知识教育学生.教师要敢于不耻下问,虚心好学.

孔子认为快乐的秘诀是什么

1,学习和交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君子安贫,享受生活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从容大度,随遇而安子绝四:毋意、毋

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

孔子论管仲中孔子是如何认为管仲的

管仲(约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被尊称为“春秋第一相”.《论语》、《史记》、《管子》、《左传》、《管

汉武帝时代的几次讨伐匈奴

(1)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的秋天,匈奴骑兵大举南下,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汉武帝派李广镇守右北平(今辽宁省凌源西南),匈奴兵则避开李广,而从雁门关入塞

孔子认为理想的境界是什么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中,孔子表达了他的理想:(曾皙)曰:“莫(通“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也即是说,孔子赞

讨伐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反义词:安抚招抚媾和讲和近义词:诛讨征讨征伐挞伐

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什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讨伐的近义词

征伐、征讨

孔子认为知识的来源是什么

孔子关于知识的来源可概括为“学而知之”,这一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孔子比较强调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通过学习才能得到

为什么说光是横波而不可以认为是纵波和横波的合成

光是电磁波啊,在E和H的维度上都是垂直于传播方向震动的,光的偏振很好的说明了它是横波,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有纵波的性质

陈琳写的讨伐曹操的檄文

陈琳讨伐曹操的檄文  2008年08月03日星期日22:04  版本一:  余尝闻逆贼起而贤人生.昔诸吕为乱,平勃奋起;莽逆篡朝,窦融忧心.盖因其忠臣不发,则社稷难安.余曾读秦纪,赵高跋扈而李斯附逆,

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年代

约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再问:那么,结果是什么?再答:结果是,纣王的军队临阵倒戈,武王大胜。纣王退入朝歌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化学选择题一道:你认为实验不可以成功的是?

淬火的效果是让铁变得更坚硬,这个硬了以后你还怎么把针做成鱼钩?(而且貌似淬火之后容易生锈)至于B不是很正确吗?同时提醒你,题目是“不可以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