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浸入液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16:14:59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浸入液体
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4N[2]分析:(1)没有测空小桶的重力(2)溢水杯的水量不足改正:(1)测空小桶的重力G(2)将溢水杯中的水加至溢水口处

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时,他在测力计下挂一个实心圆柱体,

由第一组数据可知:在空气中圆柱体的重力为3N,而第五组数据以后测力计示数不再变化,说明圆柱体已经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即圆柱体的高是2.4cm,即h=0.024m.)由以上两组数据可知F浮=G1-G5=0

小宁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

好像有点印象,在没有浸入前的力是物体本身的重力,浸入后没有浸没前,排开水的体积在渐变大,测力计示数会减小,因为浮力在增,完全浸没后排开水体积一定,研究的是深度对浮力的影响.

(2014•葫芦岛二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某种液体的吸热本领.

(1)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安装器材时,①调整下面铁圈的高度,使酒精灯用外焰加热;②调节上面铁圈的高度,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中,但不要碰到烧杯底和烧杯壁;(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和未知液体的质量

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微小压强计可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变化.小明将微小压

答: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到截面积较大的烧杯底部,向其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差为△h.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到截面积较小的另一个烧杯底部,把截面积较大的烧杯中的水

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乙2、密度3、乙和丙再问:为什么是乙再答:F浮力=G物-F拉力G物都是相同的,所以拉力越小,浮力越小,所以选乙或丙再问:可老师说是甲再答:哦对,我搞错了。上面那个公式是这样的,G物相同,拉力越大,

小明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1)忘记称量小桶的空重(没有水的重量).(2)C步,金属块应该是悬浮在水中,不能接触底部.(3)排出液体的重量(4)ABC.从图中看出BC大约是OA的一半.所以它的密度是水密度的2倍,是2×10^3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的大小、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的大小、物体重力

方法不唯一,如:(1)实验器材:实验桌、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2)实验步骤:a、用线拴好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铜块的重G1,将铜块浸没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

(1)第1次实验圆柱体没有浸入水中(h=0)可知它的重力为G=6.75N.利用二次称重法:在第4次实验中F浮=G-F=6.75N-5.25N=1.5N.故答案为:6.75;1.5.(2)分析表中第1列

(2009•柳州)小聪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在同一杯水中先后做了如图所示的两次实验,这是为了探究(  )

橡皮膜所对的方向相同,都是朝下,而橡皮膜所在的深度不同,U形管中两液注的高度差也就不同,反映了二个图中,橡皮膜所在位置的压强不相等,由此可知,在不同深度,液体内部压强是不相等的.故选B.

(2012•湛江模拟)小明在用压强计做“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1)液体的压强变化不能直接观察,压强计的测量原理是:压强的变化引起U形管两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使用压强计之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说明压强计各部分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2.当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4.自己做吧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下面三种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

乙的正确;甲同学的不正确;他没有控制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不变;猜想2;

如图所示,在一个容器装有某种液体,两个体积同为v的小球,用一不可伸长的细轻绳连接,现将两球浸入液体中,最后两球悬浮在液体

(1)(p1+p2)/2(2)对体积较小的受力分析,G+T=F浮,解得T=(p水-p1)gV=(p2-p1)gv/2再问:请问T是什么,液体没说是水啊再答:T是绳子的拉力。p水改成p液体咯,就是第一问

小明在实验探究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那两个不是探头,是压强计的金属盒.水压在金属盒的橡皮膜上,将里面的空气挤进U形管内,可以显现金属盒受到的压强大小.选A,两个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水中所处的深度不同,甲的深度较深,乙较浅,由图可知,两个压强

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时,小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lz您好:(1):F浮=G-F拉=2N-1.6N=0.4N(2):>(3):0.4N0.4×10负四次方lz,如果问为什么就请追问,随时在线为您解答的这些看看,望采纳

浮力 试题 将同一小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种液体中,用弹簧测力计测石块重5N,浸入水中,示数为3N,浸入某液体.示数为2N

石块的质量m=G/g=0.5Kg,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V石=V排=F浮/p水g=2*10^-4m3因此p石=m/V=0.5Kg/2*10^-4m3=2500kg/m3,石块在

一道八年级科学题小红和小华在探究浸在水中铝块所受浮力时,感觉到浸入越深铝块越轻.于是他们得出结论:物体浸入液体越深,受到

她们的结论是错误错误的,物体浸入液体越深,受到的浮力就越大,这只在物体未完全进入液体是成立,当物体完全进入液体时,无论多深浮力都不会改变.因为浮力只与排开同体积液体所受的重力相等.即:F物=F排.测浮

浮力 试题 将同一小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种液体中,用弹簧测力计测石块重5N,浸入水中,示数为3N,浸入某液体

1.G石=ρ石gv石=5NF浮=G石-F示数=ρ水gv石=2N(因为浸没所以v排等于v石)ρ石gv石=ρ水gv石ρ石=2.5*103kg/m3.,2.F浮=ρ液gv石=G石-F示数=3Nρ水gv石/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