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37的斜面体.一质量m=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3 07:29:04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37的斜面体.一质量m=1
(2013•德州二模)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A和质量为M的物块B叠放在斜面上,轻弹簧一

A、物块A可能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三个力处于平衡,弹簧弹力为零.也可能受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和静摩擦力处于平衡.故A错误.B、物块B受重力、支持力、A对B的压力、A对B的摩擦力以及斜面的摩擦力五

(2014•揭阳二模)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重力为G的物体在一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斜面的倾角为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推力F和斜面的支持力,作出力图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       F=FNsinθ&nb

(2011•普陀区二模)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

(1)物体现在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撤去外力后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三个阶段的加速度分别为:a1=△v1△t1=10.2=5m/s2a3=△v3△t3=0.40.2=2m/s2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置在斜面的底端A处,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

1...v1/t1=a1F=ma1s1=1/2at^22……动能定理1/2mv1^2=fs2f=mgsin37+mgcos37u3……S=s1+s2a2=mgsin37–mgcos37uS=1/2a2

如图所示,一直角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左侧斜面倾角为60°,右侧斜面倾角为30°,A、B两个物体分别系于一根跨过定滑轮

A、绳子剪断后,两个物体的机械能都守恒,则有: mg△h=12mv2,由于初末位置高度差相等,故着地瞬间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故A正确;B、开始时,由于质量不同,高度相等,初位置时两个物体的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直角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顶端固定有一轻质定滑轮,轻质弹簧和轻质细绳相连,一端接质量为m2的物块

(1)B刚要离开地面时,A的速度恰好为零,即以后B不会离开地面.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零,设绳上拉力为F.B受力平衡,F=m2g①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m1gsi

(2014•福建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直角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顶端固定有一轻质定滑轮,轻质弹簧和轻质细绳相连,

(1)B刚要离开地面时,A的速度恰好为零,即以后B不会离开地面.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零,设绳上拉力为F.B受力平衡,F=m2g①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m1gsi

如图所示,一直角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左侧斜面倾角为60°,右侧斜面倾角为30°.A、B两个物体分别系于一根跨过定滑轮

两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绳子对AB的拉力大小相等,对A有:mAgsin60°=T;对B有:mBgsin30°=T则有:mAmB=13;绳子剪断后,两物体均自由下落,落地高度相同,故落地

如图所示,一直角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右边斜面倾角60°,左边斜面倾角30°,A、B两物体分别系于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

A、两物体位于相同高度,剪断轻绳,让两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两物体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落地高度相同,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12mv2得v=2gh,所以到达斜面底端时两物体速率相等.故A

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

回答1:绸带两端各一个物体,每个物体都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在最大静摩擦力比较大的前提下,两物体可以与绸带都无相对滑动(受静摩擦),此时绸带受到M给的方向向左下的f1=Mgsinα和m给的方向向左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斜面处于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劲度系数为k

(1)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刚接触的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   qE+mgsinθ=ma  ① &nbs

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倾角θ=37° ,斜面足够长,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1)、向上运动时:a=mg(sinθ+μconθ)=10m/s²X=Vo²/2a=0.8m时间t1=Vo/a=0.4s(2)、向下运动时:a=mg(sinθ-μconθ)=2m/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α的斜面体置于固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之间,斜面体恰好

我不知道能不能用整体法,我只知道这道题应该是选A.C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在水平方向平衡.由于是匀速下滑,所以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其作用力等大反向.即f=mgsina其中m为物体质量,a为斜面

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

【答案】AC  【解析】由于绸带与斜面之间光滑,并且M>m,所以M、m和绸带一起向左滑动,加速度为,整体法Mgsinθ-mgsinθ=(M+m)a  隔离法,对M有,Mgsinθ-f1=ma  对m有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

再问:第二小题为什么x=1/2v1tcos37,为什么要加1/2再答:取得平均值,因为有加速度

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一劲度系数为K的绝缘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

W=1/2KX平方这个式子一般在解题时尽量要回避因为本题中你用它算出来的和用能量守恒定律(或是动能定理)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不一样!上式在定性时分析问题时可以用,但一般不用于定量计算!

一直角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左侧斜面倾角为 ,右侧斜面倾角为 ,A、B两物体分别系于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且分置于斜

刚刚学功,不知道解释的好不好:因为AB处于平衡状态且没有摩擦所以mb=masinθ所以Fa=Fb因为同一高度所以落地时速度一样所以Pa=P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斜面底端固定有一轻质轻弹簧,弹簧与斜面平行,一质量为0.5kg的滑块从距

设在滑块与弹簧碰撞的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以滑块从P点到Q点为研究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mgcos37°•(2L1+2x+L2)-mgL2•sin37°=0-12mv20代入数据解之得:x=

如图所示,薄板形斜面体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倾角为=37°.一个“Π”的物体B扣在斜面体上,并可在水平面上自由滑动而不

你光想知道为什么是物体A的斜面上的加速度的一个分加速度是a,而不是a的一个分加速度是物体A的斜面上的加速度?这个问题只能根据运动的实际分析:A的真实运动是沿斜面斜向上加速运动.而且在水平方向,A的水平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

(1)物体A上滑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代入数据得:a=6m/s2设经过t时间B物体击中A物体,由运动学公式:0=v1-at代入数据得:t=1s.(2)平抛物体B的水平位移: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