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滑轮下所挂物体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2 21:08:43
如图所示,滑轮下所挂物体重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时,拉力F=20N.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和绳轮间及轮、轴间摩擦,物体所受摩擦力

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每段承担的拉力都是20N,也就是物体通过动滑轮受到水平向右40N的拉力;由于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是40N,方向水平向左.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

没图,但是我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虽然说E=FS,但是其中S和F的方向必须相同.如果S和F存在一定夹角α,则E=F*cosα*S想必此题中F和S的夹角一定为60°,所以距离就变成了5*cos60=5*1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物体重为500N,拉绳所需的力为50N,物体匀速向右移动了10m,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由图可知n=2,设动滑轮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为F′,∵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F=12F′,∴F′=2F=2×50N=100N,∵物体匀速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F′=100N.

如图所示,物体M重10N,若不计摩擦、绳及滑轮自重,当滑轮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以1.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物体M

由图可知是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可知:F=2G=2×10N=20N;物体上升距离是拉力F和滑轮移动的距离的二倍,滑轮以1.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故物体上升速度为2v=2×1.2m/s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中,所挂重物为120N当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50N时,物体恰好匀速上升,绳重及轴摩擦忽略不计

每股绳子承受的力均为50N,所以向上的力总共为50N×3=150N,那么动滑轮重力G=150N-120N=30N,中午上升h,则绳子自由端上升3h,装置做的有用功w=120N×h,总功为W=50N×3

一道滑轮的题目如图所示,物体A重50N,若滑轮的重力、绳重及摩擦力不计,那么当滑轮在力的作用下以2m/s的速度上升时,物

因为绳子的长度是固定的所以当滑轮上升1米的时候物体A上升的高度为2米因为当滑轮上升1米时因直线的一端视固定的所以图中滑轮左边的绳子加长了1米而滑轮右边绳子的长度少了一米,所以物体A因滑轮右边的绳子少了

如图所示,若拉力F=300N,物体A重150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在拉力F的作用下2s内物体A沿水平地面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注此处拉力为物体受到的拉力而非绳端拉力)又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拉力=3f=900NV=S/t=3cm/s

如图16-6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动滑轮重20N,要使重力为180N的物体A匀速向上运动,问:

1、左绳拉力=重物弹簧测力计=左绳拉力+重物+滑轮=380N2、A上升1米则弹簧测力计上升0.5米这问你可以把图到过来看.

物体A与B用跨过光滑滑轮的细绳连接,滑轮挂在弹簧称下,如图所示,已知A重100N,B重40N,滑轮重10N,A物体静止于

(1)B对绳施加了40N的力,对于绳张力相等,所以为40N(2)A收到向上40N的力和自身向下的重力100N还有地面支持力,因为力平衡所以收到地面支持力为向上60N的力(3)整体法,滑轮两个木块,收到

如图所示,一个轻质光滑的滑轮(半径很小)跨在轻绳ABC上,滑轮下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今在滑轮上加一个水平拉力,使其向右平

对物体作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方向:F=Tcos60° 竖直方向:G=T+Tsin60° 解得:F=(2-3)G,故选:A.再问:我知道是A。。。但为什么选A?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通过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600N的物体时,悬挂甲、乙两滑轮组的细绳所受的拉

甲图中,每段绳子的拉力为F1=G+G动2=600N+30N2=315N;挂甲滑轮组的细绳所受的拉力F甲=G定+3F1=30N+3×315N=975N;乙图中,每段绳子的拉力为F2=G+G动3=600N

 如图所示,物体重500N,滑轮重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不计,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体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做匀速

2min指的是时间:2分钟,即:120秒F=f/2=100N/2=50NS物=vt=2m/s×120s=240mS绳=2S物=480mW=FS=50N×480m=24000JP=W/t=24000J/

如图所示,摩擦不计,滑轮重2N,物重10N.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  )

本题是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式,考虑滑轮的重力,即力F等于物重的2倍再加上滑轮的重力,F=2×G物+G滑轮=2×10N+2N=22N;力F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二分之一,故力F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的速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

图中为动滑轮,n=2,拉力移动距离s=12s物=12×5m=2.5m,∵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拉力F=2f=2×5N=10N,拉力F做的功:W=Fs=10N×2.5m=25J;故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提升重320牛的泥袋.滑轮重20牛,不计摩擦与绳重.在拉力的作用下,物体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

题中使用的是动滑轮,n=2,∵不计摩擦与绳重,∴F=12(G物+G轮)=12(320N+20N)=170N;物体上升的高度:h=vt=0.1m/s×10s=1m,拉力移动的距离:s=2h=2×1m=2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与置于水平桌面上重100N的物体A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固定于O点,当悬挂在滑轮下的物体

对于物理力学问题你要学会受力分析,一般思路是先用整体法分析,在用独立法分析……还得画受力示意图,多加强这方面的锻炼.答案在下面的图里,单击放大就能看清了,试试画出加了力之后的受力分析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