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0平抛一下球,经时间t1落到斜面上B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14:51:00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0平抛一下球,经时间t1落到斜面上B点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平抛一小球,经t1时间落到斜面上B点处,若在A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v水平

正确答案B由平抛运动规律vy/v0=2tanθθ斜面倾角vy=gtt1/t2=2:1A错D错x=vtx1:x2=4:1AB:AC=4:1B正确C错vcosθt+1/2gsinθt^2不能直接相加应[(

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平抛一小球经t1落到斜面上B点处若在A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v水平抛出经t2落到C点处

t1:t2=2;ab:ac=4;解法是用水平位移比上竖直位移等于斜面角的余切再问: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平抛一小球经t1时间落到斜面上B点处,若在A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v水平抛出,经t2

1、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起滑下,最后停止在水平面上的B点.若物体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o沿斜面滑下,那么

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滑时阻力做功是:W=mgh那么上滑时阻力还要做功mgh,所以有:1/2mvo^2=W阻+mgh=mgh+mgh=2mghvo=2根号(gh)

9、高中物理题,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2m/s、加速

滑行总时间2.5s底端速度7m/s斜面长度45/4m根据公式Vot+1/2at2=s列两个方程设滑行总时间为t则Vot+1/2at2=L1Vo(t-1)+1/2a(t-1)2=7L/152把1式代入2

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顶端A点,先后将相同的小球以大小不同的水平速度v1和v2向右抛出,落在斜面上.关于两球

A、B、由tanθ=yx=12gt2v0t=gt2v0,则得t=2v0tanθg.设小球落到斜面上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tanα=vyv0=gtv0=2tanθ,所以两球落到斜面上时速度偏向角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物体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15m

物体A做平抛运动,有(v2t+L)sinθ=12gt2(v2t+L)cosθ=v1t代入解得:5t2-0.6v2t-9=0,(0.8v2-v1)t+12=0将各选项代入,经验证可知C正确.故选:C.再

如图所示,物体以4m/s的初速度自斜面底端A点滑上光滑斜面,途径斜面中点C,到达最高点B.已知在A、C点速度

如图,一物体以4m/s的速度滑上光滑斜面,途经A.B两点,已知它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的2倍,由B点再0.5s物体就滑倒斜面顶端C,速度恰好减至为零,A.B间相距0.75m,求斜面的长度及物体由底端滑

如图所示,有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斜面长L为10m,一小球从斜面顶端以10m/s的速度在斜面上沿水平方向抛出,求:(

(1)小球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a=gsin30°=5m/s2,小球沿斜面滑到底端所用时间:t=根号2L/a=2s, 小球沿斜面滑到底端时的水平位移x=v0t=20m. (2)小球沿斜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

当加速度a较小时,小球与斜面一起运动,此时小球受重力、绳子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绳子平行于斜面;小球的受力如图: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cosθ-FNsinθ=ma  &nbs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顶端自静止起下滑,最后停在平面上的B点,如图所示,若该物体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沿斜面滑下,

设物体在斜面上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第一次下滑在水平面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AB,第二次下滑在水平面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AC,由于水平面摩擦力恒定,且AB=BC,所以WfAC=2WfAB &n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斜面顶端自静止开始下滑,最后停在平面上的B点;若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o沿斜面滑下,则停

设在斜面上运动摩擦力做功为Wf,平面上为Wfab第一个过程A点速度为V1,第二个过程为V2由第一个过程有:mgh-Wf=1/2m(v1)^2,在B点静止得:1/2m(v1)^2=Wfab所以mgh-W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平抛一小球经t1时间落到斜面上B点处,若在A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v水平抛出,经t2落

B、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的比值tanθ=yx=12gt2v0t=gt2v0.则t=2v0tanθg.知运动的时间与初速度成正比,所以t1:t2=2:1.故B、D错误. 

如图所示,从倾角为a的斜面顶端,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抛出后经过多长时间离开斜面距离最大

1,既然小球落在斜面上,则小球的总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就已经确定,等于斜面的倾角.然后利用,速度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面夹角正切值的2倍.即Vy/V0=2倍的位移夹角的正切值,这样就可以求

如图所示,在粗糙斜面顶端固定一弹簧,其下端挂一物体,物体在A点处于平衡状态.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物体,第一次直接拉到

A、第一次直接将物体拉到B点,第二次将物体先拉到C点,再回到B点,两次初末位置一样,路径不同,根据重力做功的特点只跟始末位置有关,跟路径无关,所以两次重力做功相等,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得:

如图所示,a、b的质量均为m,a从倾角为45°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无初速地下滑,b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平抛,

BA是错的,对a、b分别用动能定理,都是只有重力做功mgh,初动能不同,所以末动能也不同,故速率不同.B是对的,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sin45°;b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所以a、b都

如图所示,a、b的质量均为m,a从倾角为45°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无初速地下滑,b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υ0平抛,对二者从斜面

√2h是物体A运动的斜面长,因为是45°角,√2h=1/2at²是位移公式.加速度a,需要分析A的受力,受重力与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撑力,所以是重力提供加速度,将重力分解成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垂直斜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高度为h的斜面顶端A点无初速度地滑下,到达B点后速度变为v,然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滑

(1)选取A→B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出:WG+Wf1=12mvB2-12mvA2Wf1=12mv2-mgh.(2)选取B→C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出:Wf2=12mvC2-12mvB2=0-12mv2=

在倾角为A的斜面顶端以水平速度抛出一钢球,求钢球离斜面最远时钢球到斜面的距离

由分析可以知道,钢球离斜面最远时是钢球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tanA=gt/v得t=tanA*v/g钢球运动的位移S=跟号1/2gt^2+vt似乎不能解答!没用初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