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物体m=2kg,从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03:23:53
如图所示,一物体m=2kg,从倾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3kg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从静止开始向上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2m/s2(不计空气阻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F=mg+ma=30+3×2N=36N.(2)2s内的位移为:x=12at2=12×2×4m=4m.(3)2s末速度为:v=at=2×2m/s=4m/s

如图所示,斜面长为S=15m,倾角为θ=37°,一物体质量为m=2kg,从斜面底端的A点开始以初速度v0=20m/s,沿

(1)物体由A到B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得a=g(sinθ+μcosθ)代入解得:a=10sm/s2.由:S=v0t-12at2得:15=20t-5t2解得:

如图所示,倾角为30度的光滑斜面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离斜面底端高度为3.2m的C处由

1.mgh=(1/2)mv^2-->v=8m/sf=mgu-->a=gu=5m/s^2v^2-v0^2=2as-->s=6.4mAB的长度L=2s=12.8m2.以传送带为参考系,可视为惯性系,则物体

如图所示,一根绳长l=1m,上端系在滑轮的轴上,下端拴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滑轮与物体一起以2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

F=mv^2/L=4N再问:真遗憾,错了。再答:怎么可能再问:答案上是14N再答:不好意思,我忘了加他自身的重量了F=mv^2/L+mg=4+10=14N再问:向心力是4N,我也知道,但是重力和向心力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上端连一不计质量的挡板.一质量m=2kg的物体从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

(1)整个过程从A到D,由动能定理有:mg•ADsinθ-μmgcosθ(AB+BC+AB+BC-AD)=0-12mv02代入数值解为:μ=0.5(2)从A到C过程,根据动能定理:mg•ACsinθ-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素为0.5,物体从斜面底端出

第一步:受力分析,物体沿斜面向上,受到三个力,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还有摩擦力,方向向下第二步:建立坐标系,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建立坐标系,把重力(不在坐标轴的力)分解成垂直斜面和沿斜面方向,垂直斜面

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m=2kg,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的A点

(1)对物体m,从开始运动到它达D,减小的机械能=mg*(AD*sinθ)+0.5m*v0^2,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摩擦力大小与路程的乘积:μmg*(AC+CD)cosθ,根据功能关系二者相等:mg*

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靠在一起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kg,m⒝=4kg,从

A是错的,楼主可以先将未脱离前的AB看作一个整体,对其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受到的合外力F=F⒜+F⒝=15(由两式相加得到),所以整体的加速度a=15/(1+4)=3,然后再对AB

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从光滑曲面上高度H=0.8m处释放,到达底端时水平进入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着

(1)物体将从传送带的右边离开.物体从曲面上下滑时机械能守恒,有mgH=12mv2解得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v0=2gh=4m/s以地面为参照系,物体滑上传送带后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期间物体的

一道物理题、将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从离地面20m高处

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的功率为平均功率.平抛时gt^2/2=h=20t=2sP=mgh/t=1000W下抛时Vot'+gt^2/2=h=205t'^2+8t'-20=0t'=1.35sP'=mgh/t'

一道常见的物理题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力F作用在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上,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面上从A点由静止拉动

F余弦-u(mg-F正弦)=ma1(1)撤去F时,物体速度为V则V^2=2a1*s1(2)umg=ma2,a2=5m/s^2V^2=2a2*s2(3)由(2)(3)得a1=2m/s^2再由(1)得F=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0kg的物体从半径为R=5.0m的圆弧的A端,在拉力作用下沿圆弧缓慢运动到B端(圆弧AB在竖直

我觉得楼上的理解不够恰当.WF=F*COS37*AB的弧长?因为你把F*COS37理解为圆弧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了,实际上这个力是摩擦力和重力在圆弧面上的分力的总和(合力).现在我们对m做受力分析就明白了

如图所示,一质量m 1 =0.45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车上右端放一质量m 2 =0.2kg的小物体,小

①子弹进入小车的过程中,子弹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0v0=(m0+m1)v1解得v1=10m/s②三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0+m1)v1=(m0+m1)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物体从斜面底

(1)当物体向上滑动时,物体加速度大小a=-(gsinθ+μgcosθ),代入数据得 a=-10m/s2由公式-v02=2as得 s=v02−2a,代入数据得 s=5 m(2)整个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高0.45m,不计空气阻力,物体经过1.5s滑至斜面底端

(1)以斜面底端为参考平面,物体在斜面顶端时具有的重力势能EP=mgh=2×10×0.45J=9J(2)由动能定理得:mgh=12mv2解得:v=2gh=2×10×0.45=3 m/s(3)

一物体质量m=2kg,从倾角37°的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

我想说,弹力收回去时做了负功,提升了弹性势能,随后送物体回D点前,就已经把弹性势能一点不落下地做正功还给了物体.所以如果用动能定理的话,弹簧做功为0.希望是正确并对你有用的,谢谢.再问:物体从B到C弹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从10m高处由静止下落,进入沙坑d=0.1m深处静止.取g=10m/s2,物体在沙坑中受到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mg(H+d)-fd=0-0得:f=mg(H+d)d=20×(10+0.1)0.1=2020N;答:沙子对铅球的平均阻力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