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令.中书令,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02:12:31
太史令.中书令,
英语翻译上元元年,加太尉、中书令.进围怀州,思明来救,光弼再逐北.思明见兵河清,声度河绝饷路.光弼壁野水度,既夕还军,留

说的是安史之乱那段事,翻译不难,但很考历史背景.上元初年(公元760年,唐肃宗),唐廷又加封李光弼为太尉、中书令.(安史之乱时)李光弼进兵(就是与老郭合军)围困怀州,史思明来救(安庆绪,老安的儿子),

英语翻译眭夸,一名昶,赵郡高邑人也.祖迈,晋东海王越军谋掾,后没石勒为徐州刺史.父邃,字怀道,慕容宝中书令.夸少有大度,

【参考译文】眭夸,又名昶,赵郡高邑人.祖父名迈.是晋朝东海王司马越军队中的参谍副官.后投奔石勒当了徐州刺史.父亲名邃,字怀道,是慕容宝的中书令.眭夸年轻时就很有气度,不拘小节.潜心读书,不曾把世俗事务

中国唐朝中书令是什么级的官?

正三品(代宗时升为正二品).唐代初年,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共议国政,都是宰相.

唐朝宰相唐太宗李世民时期首席宰相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次席宰相是右仆射长孙无忌.可自从唐高宗李治之后就以中书令为首席宰相.

是宰相.唐中宗以后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帝与宰相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先在门下省,后在中书省,平(读音骈)意为权衡、决定,章事意为奏章等事,可理解为政务,全称意思是同中书、门下诸省长官

英语翻译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

前秦王苻坚从河东返回,任命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兼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是强太后的弟弟,他借酒逞凶,骄纵蛮横,抢人财物子女,是百姓的祸害.王猛一上任就拘捕

丝路英雄中中书令是什么?在哪里?

那是丝路英雄的官职,80声望就能达到.请看下表:声望官职0布衣5里长10亭长20乡长40县令80中书令160尚书令320大司马长史640丞相长史1280郡都尉2560破虏将军5120中少府10240郡

翻译:中书令博亮贵宿权要,闻其好学,过侯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出自《宋书·列传第二十二》)

中书令博亮为高权重,听说他酷好学习,就前去拜访等候他,敷却躺着不立即起来(去会见),亮认为这很奇怪就离开了.

英语翻译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

1(汉和帝)永元年间,(张衡)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2.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时候 中书令与吏部尚书哪个大

中书令大,中书令是中书省长官,是宰相,而吏部尚书仅是吏部长官,吏部是尚书省的下级机构,而尚书省和中书省是平级机构,故中书令要比吏部尚书高一级,就像现在,中书令相当于总理,而吏部尚书相当于一个部的部长,

唐朝的中书令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中书省(首长中书令)、门下省(首长侍中)、尚书省(首长尚书令)中书省主发令.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三省合起来相当于汉朝的宰相的职位.约比现在,中书令差不多就相当于

隋唐时期历史官职问题兵部尚书民部尚书尚书左仆射门下纳言左翼卫大将军左武侯大将军内史侍郎御史大夫黄门侍郎太史令 1.请为以

尚书左仆射:从二品左右仆射分掌六部,一般兼任六部尚书;直接上级尚书令,下级六部尚书;一般尚书省不置尚书令,左右仆射最大;兵部尚书:正三品掌管国家军事;直接上级尚书仆射,下级兵部侍郎;民部尚书:正三品掌

唐代宰相(中书令、仆射、侍中等)只是正三品的,那么一品和二品都有哪些?

唐朝的官员品级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三公)说明:是一种很高的虚衔,一般无实际执掌,不常设.正二品尚书令(一人),侍中(二人),中书令(二人)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各一人)

英语翻译文言文翻译“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而甚惮也”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

⑴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⑵李丰的儿子李韬因为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⑶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