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速测量中的共振干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1 05:22:34
声速测量中的共振干涉
物理学中“声速的测量”

加一把发出声音的枪可以把,大不了自己叫好了,同时作个手势传统方法方法1:一个声音产生后,并不会立刻传到你的耳朵,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除非你自己有这种经验,否则这是很难理解的.例如:如果你参加一个运动会

所谓驻波共振法,其“共振”一词的含义是什么?为何要在共振状态下进行声速测定?

声波也是一种机械波,声波是纵波.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做波速.波速不是介质中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振动的速度.波速由介质唯一决定,与振源的频率,振幅无关不在共振状态下进行声速测定,测的是自由振动下的此

在声速的测定实验中,驻波共振法是指什么

驻波共振法,就是根据发射的超声波与它返射回的声波发生干涉从而产生驻波,我们通过测定驻波的波长,然后频率可以从信号发生器上读取,有频率和波长声速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用超声波法测声波的速度为什么要在共振频率条件下进行声速测量?如何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

共振是有条件的,对于管共振来讲,一般是1/4波长共振,计算公式是:声波的1/4波长=管的长度+管径折算的有效长度;当发生共振后,就可以用管的长度和管径计算出波长,并计算出声速(频率乘波长=声速);不发

声速测量中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法有何异同?

共振干涉和相位法本质一样,都是利用周期性信号相位关系来测量,不同之处是:共振干涉是调节频率,找出共振频率,然后计算;相位法根据始波和发射波的相位差,计算声速.

超声波测声速实验如果同时用相位比较法和共振干涉法进行测量,当发射器信号和接收器信号的相位相同时,接收器端面处是否为振动位

是波节.再问:求真相再答:如果端面是固定的,肯定是波节,如果是自由的,应该是波腹

为什么要在共振频率条件下进行声速测量?如何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

共振法也叫驻波法,换句话说空气柱在共振的时候,两个换能器之间的空气柱从波动的角度来看就会形成驻波.固定两个换能器为一个固定距离(最好是整数,方便计算),调节超声波的频率,当看到示波器显示的驻波为波腹时

在超声声速测定的实验中,如何调节与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

1.如何调节与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使用驻波共振法,当示波器上出现振幅最大正弦波时,表示S1、S2间处于驻波共振状态.调节方法是移动S2,观察示波器上正弦波振幅变化.

为什么需要在驻波系统共振状态下进行声速的测量

因为当驻波偏离共振状态时,驻波的形状不稳定且声压腹的振幅比共振时达到的最大值小得多,当驻波系统处于共振,这时驻波腹出现稳定的最大振幅.

如何测量声速?

找一个可以回音的墙壁或是别的障碍物.离开一段距离对它喊,从喊到听到回音之间的时间就是声音往返你与障碍物所走路程用的时间.比如你离墙壁340米则测得时间为2秒,可知声速为每秒340米.

声速测量试验中,定性分析共振法测量时声压振幅极大值随距离变大而减少的原因.

这是由于声波在实际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扩散、吸收和散射等原因,会随着离开声源的距离增加而自身逐渐减弱.这种减弱与传播距离、声波频率和界面等因素有关.而振幅的大小恰好表示波动能量的大小,所以随着声波的不断

在共振干涉法测声数中两个换能器之间产生共振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距离是半波长整数倍,在两个换能器之间要形成驻波.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波波长的实验中,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与干涉条纹不平行,为什么△X的测量值大于实际值?

d变了再问:啥意思再答:不平行d就会变啊。再答:给好评。。再问:d是啥?再答:大学还是高中?再问:高中再答:高中还不知道这个。。。间距啊。。

为什么在共振状态下测声速

因为当驻波偏离共振状态时,驻波的形状不稳定且声压腹的振幅比共振时达到的最大值小得多,当驻波系统处于共振,这时驻波腹出现稳定的最大振幅.

声速测量中共振干涉法,相位法有什么异同

共振干涉法是通过测量入射声波与反射声波形成的驻波波长来测量波速的,因为波速=波长*频率,(驻波波长是入射波长的二分之一);相位法是通过比较入射波和反射波的相位差来确定入射的波长.你可以用百度搜索“声速

大学物理实验问题---声速测量()

这要用经典控制论来解释,学过经典控制的人就会知道,一个测试系统的相应是与增益是有关的,声速仪就是一个控制系统,至于类型要看型号了,增益过小其相应时间就会很长且如果是一阶系统还会使稳态误差增大,但是过大

声速测量实验思考题1、实验前为什么要想找到压电陶瓷换能器的最佳工作点 怎么调正其最佳工作点2、用干涉法测量声速时,在改变

1.因为此时在示波器上呈的像最稳定清晰,波动较小,利于读数.调整方法:首先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输出电压(6~10V),调节信号频率(在25~45kHz),观察频率调整时接受波的电压幅度变化,在某一频率

超声声速测量中,这样一句话"S1发出的声波与反射声波的相位在S1处相差2n*pi,因此形成共振"是否正确?

实际上,力学角度的“共振”均对应着波动的“驻波”,比如基频共振的振形对应的就是一个波腹的驻波,第二次协频共振对应的振形就是二个波腹的驻波.因此说共振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在S1和S2之间如果出现了驻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