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星随着火箭一起离开发射塔飞向天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18:24:23
在卫星随着火箭一起离开发射塔飞向天空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船随火箭一起离开发射塔飞向太空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错误

A、因为飞船速度增大,受到的推力大于重力,因此受到的不是平衡力;BD、燃料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即该过程燃气对飞船做了功,故BD选项正确;C、火箭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

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塔周围会产生大量的白雾,为了避免产生雾,用沙代替好不好?

火箭发动机底部一般都是有一个大水池,为了吸收火箭发动机喷出的高温,水升华成水蒸气,换成沙的话沙的比热低,不能很好的吸收热量.所以不要用沙替代~

为什么在火箭发射塔下面要建一个水池啊!

火箭的尾焰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会对周围造成伤害,通过导流槽进入蓄水池通过蒸发水来达到吸收热量的作用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船随火箭一起离开发射塔飞向太空的过程

燃料的化学能一部分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另一部分散失在太空中.再问:也就是说答案错了?再答: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D飞船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飞船加速,受力不平衡。

火箭发射塔的降温措施是什么?

在火箭的底部位置,有一个两层楼高的水草,里面注满了清水.其作用是在火箭发射时为火箭降温.当火箭点燃发射时,几秒钟时间水草里打水就会沸腾起来,一会功夫数吨水会蒸发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水槽里的水最多只能吸

火箭发射塔利用了什么原理?

你说的火箭利用了什么原理?把用的是力的反作用原理至于火箭发射塔,我想不出来什么原理啊

为什么中国火箭发射塔和美国、欧洲的火箭发射塔不一样?

你说的发射塔是发射系统地面保障设施中的一个组件,以中美常用的系统为例发射系统大概有以下部分:勤务塔、脐带塔、二号发射台、发射控制室(LCC)、瞄准间、跟踪测量站、低温推进剂加注系统、常温推进剂加注系统

2007年10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在卫星随火箭一起离开发

在卫星随火箭一起离开发射塔加速飞向天空的过程中,卫星的动能和势能都增大.动能增大,因为火箭做功;势能增大是卫星高度增加

关于我国火箭发射塔的几个疑问

你说的问题很好理解,酒泉2号发射塔架是为载人航天特别改造过的,已经跟原来发射卫星任务的塔架不一样了,这也很好理解,载人航天的塔上垂直保障要麻烦的多,不改是没戏.你说的发射塔实际是发射台,移动是不可能的

火箭和发射塔各是什么结构

火箭上面有铝,钛金,以及一些耐高温的(因为上升过程会和大气层磨擦产生大量的热.而发射台主要是耐高温的钛和Cr元素.

用火箭发射成功天宫一号,火箭从开始飞到离开发射塔用时6s,假设此处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天宫一号质量9*10^3kg

S= (1/2)at²a=2S/t²=. v=at=2S/t  F=ma+mg=... 再问:算出来不全是小数么我觉得不对啊再答:

在卫星随火箭一起离开发射塔飞向天空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怎样变化的

火箭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所以卫星动能和势能都增大.近地点时动能最大,远地点时势能最大,但机械能总量守恒.近地点到远地点时,动能转化为势能.远地点到近地点时,势能转化为动能

火箭发射塔下有水池吗

当然有,这是为了防止火箭发射时喷出的火焰烧坏发射塔,因为火焰温度很高,所以基本上水池子里的水全部蒸发了.

在宇宙飞船随火箭起飞离开发射塔飞向天空的过程中

针对第一题: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引力势能等.本题所描述的势能侧重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物体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能量,公式为EP=mg△h,所以同一物体和地面距离越大,即△h越大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探月二期工程拉开序幕.在卫星随火箭一起

A、因为飞船速度增大,受到的推力大于重力,因此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火箭推着卫星向前运动,该过程火箭产生的推力卫星做了功,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火箭上升的过程中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探月二期工程拉开序幕。在卫星随火箭一起

AA、因为飞船速度增大,受到的推力大于重力,因此受到的不是平衡力;BD、燃料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即该过程燃料产生的推力卫星做了功;C、火箭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