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电导滴定时,为何先用水稀释待测醋酸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0 04:58:24
4.3电导滴定时,为何先用水稀释待测醋酸
电导法测定溶液电导时为什么要恒温

因为温度对溶液电导有影响,不同温度下同一溶液的电导是不同的,而且溶液的电导说的就是在某一温度下的电导,所以测量溶液电导时,得恒温.

电导滴定时为什么要加氯化钠

增加导电性啊,氯化钠是电解质再问:那用电导滴定法怎样计算酸性基团的含量呢再答:中和反应,看中和时滴定液用了多少,在计算

酸入碱滴定为何润洗碱式滴定管

不正确操作:未用标准碱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直接后果:稀释了标准碱溶液.对V(标)的影响:使用的标准碱溶液增多,V(标)增大.造成的滴定误差:使最后的结果偏高.再问:Ϊɶ׶��ƿ��ϴ���ƫ��再答:

用碘量法滴定硫代硫酸钠时,淀粉指示剂为何在接近终点时加入?过早加入有何影响?

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与其他大部分指示剂不同,它不能过早加入试样中,这与淀粉特殊的结构以及淀粉变色反应的机理有关系.可溶性淀粉呈螺旋状结构,可以弱键结合游离碘,开始出现变色反应,随结合量的增加,颜色由红紫

电导滴定时,为何要先用水稀释待测HCl,HAc溶液?

如果不稀释HCl的话,开始的电导率很大,需要滴入大量的碱,浪费而且不容易滴定到滴定终点.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盐酸,NaOH为标准液,为何滴定终点时颜色是橙色而不是黄色呢?

甲基橙是从红变黄,但不宜一直滴到黄色,这样易过量(再滴还是黄色),所以一般滴到中间色也就是橙色,此时不到化学计量点(pH=7),但误差控制得好的话,应该不超过要求(0.1%)

解释用NaOH滴定HAc和HCl的电导滴定曲线为何不同?

HAC是弱酸HCL是强酸强酸强碱盐不会水解弱酸强碱盐(这里是NaAC)会水解AC-+H2O=HAC+OH-

酸碱滴定 用酚酞时为何是短时间内不变色为终点呢?

不能算.变红后要等半分钟不褪色才是终点.因为滴下去后还没有混合均匀,有些地方碱过量会显红色,要使混合均匀,充分反应后才行

滴定接近终点时,为何要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的口部?

锥形瓶瓶口可能残留着滴定液,为确保准确的滴定量.

25摄氏度时电导水的电导率大约是多少

纯水的概念太模糊了,如果是蒸馏水,一道蒸馏的电导率在5μs/c㎡以下,二道蒸馏的电导率在2μs/c㎡以下;如果是用离子交换树脂和反渗透膜制成的纯水,电导率一般在20μs/c㎡以下;如果是用来喝的纯水,

磷酸(H3PO4)是三元酸,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时,为何在pH-V滴定曲线上只出现两个“突跃”?为什么Vsp1

由于PO4^3-的水解能量极强.已无法出现"飞跃".由于滴加过程逐渐形成了H2PO4^-/HPO4^2-缓冲溶液,消耗氢氧化钠要多,所以Vsp1

电路节点电压法,图中的G24电导为何为0?

电路图中心为参考电位点,电位为零.节点2没有电流直接流入或流出,方程右边为零.“图中的G24电导为何为0?”,你标出来,G24在哪里?再问:是这样子的,节点电压方程,有一个公式,如果节点2和四没有支路

若以0.10m盐酸滴定50.0ml之氨水,达当量点时溶液之ph值约为何?

滴定终点pH要看你用什么指示剂,一般都在7左右

碱式滴定管的气泡已经排除,为何滴定时还有小气泡

做实验时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橡胶管透气.再问:会是倒吸的空气吗再答:我做实验的时候询问了老师,他认为是吸进去的空气或者没有排干净气体.对于我的"橡胶管进入空气"这一想法他没有给予正面回答哦.最

测定溶液电导时为何要恒温?

因为溶液里的电解质会因为温度的变化,溶解度会变化,那电解度也会变化!

在节点电压法计算时,电压源与电导并联,电导需要计算在内吗?(我知道电流源与电导串联电导不计)

不用了,因为两节点间如果有电压源,该电压源电压就等于两个相邻节点电压的代数和,不需要列一般方程,也就用不上电导了.

电导滴定为什么要在恒温下进行

电导率和浓度的关系(即λ~c曲线形状)会随温度会发生变化,要保证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的一致性吧.

酒母醪总酸度测定时,为何溶液在滴定后放置一段时间会褪色?是否需要再滴定?

滴定后,放置一段时间指示剂会被氧化而褪色,已滴定到终点,不需要再滴定.